据江苏省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检察办案发现,“快招”诈骗主要呈现以下五大特点:
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域关联:“快招”诈骗的案发地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这里消费市场更活跃,投资环境更成熟,加盟总部设立在此更容易获取被害人信任。
被害人普遍为中小投资者:加盟某些知名品牌所需加盟费较高,而“快招”加盟费较低。中小投资者因自有资金有限等因素,更容易被这种低投入、高回报的宣传噱头所吸引。
作案团伙呈现专业化、集团化特质:“快招”诈骗中,招商方、经营方往往刻意相互分离,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尤其是招商方往往规模庞大,员工众多,其内部广告投放、电销、线下培训、物料供应等团队分工明确,显得“成熟规范”。
案件隐蔽性强、难以辨别识破:通常合同条款约定了仲裁等相应处理途径,被告方也配合履行相关诉讼过程,双方似乎为合同纠纷,往往只有在并联多起民事案件线索后,才能发现背后存在系统性诈骗。
作案手段虚实结合:犯罪团伙或多或少提供了培训、选址、宣传、物料等服务,但并未提供实质性的加盟经营指导、技术支持和业务培训等服务。
检察机关提醒,防范“快招”诈骗,应仔细核验对方营业执照、商标注册证、授权书等资质证明材料;对“低投入高回报”“快速回本”等诱人承诺保持警惕,避免不切实际的期望;实地考察多家门店,注意区分“样板店”与普通加盟店;对合同条款尤其是物料采购、退费条件等仔细审查;遇可疑情况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咨询或举报。(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