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人大代表融入基层治理的实践启示

山东省青岛市各级人大推动代表融入基层治理的实践,既是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诠释,也为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提供了有益启示。

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从市南区“党建+代表履职”融合,到胶州市“一统领四融合”机制,再到市北区“支部引领+代表报到+群众参与”模式,共同证明:只有把党的领导贯穿代表参与基层治理全过程,才能确保工作不偏方向、不走过场。党的领导能够凝聚各方力量,为代表履职提供政治引领和组织保证,使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有了“主心骨”。

贴近群众需求是核心导向。无论是黄岛区南岛社区的“中医阁”,还是平度市的“农恩专业代表之家”,其共同点都是“群众需要什么,代表就做什么”。这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印证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的深刻道理。

创新方式方法是关键路径。从“马扎议事”“咖啡议事”等接地气的形式,到“随手拍”“智慧人大”等数字化手段,实践表明:基层治理没有“标准答案”,只有“群众满意”的答案。必须与时俱进创新代表履职方式,才能让代表与群众的联系更紧密,解决问题更高效。

制度机制建设是长效之基。闭环管理、专业分组、履职评价等机制的建立,说明代表参与基层治理不能是“一阵风”,而要靠“制度管”。只有通过制度化安排,才能让代表履职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推动实现从“个案解决”到“系统治理”的提升。

代表参与基层治理,是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重要课题,也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必然要求。展望未来,青岛市各级人大常委会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化代表融入基层治理的实践创新,让人大制度优势在基层治理中绽放更耀眼的光芒,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更多“青岛经验”。

(王 奇 杨 辉)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