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民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树立“大食物观” 守护好“中国饭碗”

■ 翟天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大食物观,这个概念对很多人来说都比较陌生,也因此,其在二十大报告出现之后,引发了不少人热议。

老百姓从过去“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的趋势,就是大食物观的落脚点。

多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均粮食产量达到了483.5千克,口粮和谷物的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总体上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但从食物安全的角度看,我国部分食物的自给率仍相对较低,这在蛋白类食物上尤为突出。随着居民食物消费习惯的逐步变化,蛋白质的消费量在快速增加,蛋白消费结构也已从过去植物蛋白为主,逐渐转化为动物蛋白增长下的植物和动物蛋白并立的二元结构。

在蛋白类食物不断扩张升级的背景下,目前,国内的产能已经难以有效保障居民的消费需求。大食物观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这要求必须强化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

从“粮食观”到“大食物观”,我们得以从更广的维度把握粮食安全,保障老百姓的饭碗。由此,也更需要我们树立并践行大食物观,守护好“中国饭碗”。

(来源:《新京报》)

保护暗夜资源

留住一份自然之美

■ 鲍 南

近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天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出台,这也是我国首部聚焦暗夜星空保护的地方性法规。

保护暗夜、守护星空,为的是给天文观测创造有利条件。就中国来说,建造大型光学望远镜并不难,但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建造地并不容易。在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下,青海冷湖赛什腾山在柴达木盆地的茫茫戈壁中被发现,其自然条件符合世界顶级天文台址的要求。在这里,未来会有30多个望远镜建成运行,成为亚洲最大的天文观测基地。对于这一极其宝贵的国家战略性稀缺资源,通过立法的形式予以保护非常有必要。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夜空的灯火被视做衡量城市乃至国家发达程度的指标,可问题在于,当越来越多城市成为不夜城,一系列负面效应也愈发凸显,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效治理城市光污染、保护“暗夜资源”留住一份自然之美,既是提升城市居民获得感的举措,也是社会文明水位提升的表现。

越来越多城市正在将保护“暗夜星空”提上议程,守护追“星”的美好愿望。城市治理者应当因地制宜地审慎思考,在区域规划、补偿机制等上下更多功夫,方能让月光皎洁、银河澄明。

(来源:《北京日报》)

“神仙老师”

用心用情就能动人

■ 胡欣红

近日,西南大学的张同学拍下一段暖心视频。视频里老师正从背包里拿出橘子分给同学们。这位教授每次上课都会给大家带小礼物,此事一度冲到热搜榜第一。

在物质条件今非昔比的当下,一个橘子、几颗糖果,当然不算啥,凭这点小礼物“收买”人心,门都没有。但是,在课堂上得到老师分发的小零食,其意义却完全不同。礼物虽小,却是爱的象征,传递了关心和在意,其中蕴含的亲情足以打动人心。

礼物背后,更跳动着一颗“童心”。通常情况下,学识渊博的大学教授,无论是治学还是为人处世,大多比较严谨,难免让学生产生距离感。而给学生带小礼物,无疑可以有效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拉近师生距离。

亲其师,则信其道。视频中,背着个大背包还提着一大袋橘子的“神仙老师”,令学生们开心不已。要想学生喜欢一门课,应该先让他喜欢上这门课的老师,这或许就是“神仙老师”给我们的启迪。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书育人既是传授知识,更要通过行为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如何做人。这些学识渊博的专家学者,和蔼可亲保持谦卑,愿意俯下身姿去教每一个学生,其人格魅力令学生们深感敬佩,心向往之。

教学有法,法无定法。为“神仙老师”点赞,并非要求所有老师都要依样画葫芦。每一位老师,都各具个性,各有风格,只要别端着架子,用心用情,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亲近学生。

(来源:《钱江晚报》)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