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往年已办完的代表建议进行梳理,对“彻底解决”和办理较好的意见建议总结有效经验,予以推广;从“尚未彻底解决”或办理不好的建议里选取部分建议作为持续关注件,组织领衔代表、选区选民、专业人士开展专题评议和现场评分。经“后评价”确定办理结果为一般或较差的,开展建议再办理工作……今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民生福祉,为确保代表建议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效果高质量,在全市首创建议办理“后评价”机制。该机制的落地实施不仅有效改善当前代表建议办理止于答复办结的情况,更解决了过往少数建议“重答复轻落实”“代表年年提,年年无果”等不彻底、后续跟踪不到位的问题,得到了人大代表、选民群众的充分认可与支持。
■ 本报通讯员 代杰 徐维娜
把脉: 建议办理“重答复轻落实”
“目前,银晖路项目已完成招标工作,将采取分段施工的方式施工、验收及移交。”2023年7月14日下午,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大常委会新安街道工作委员会开展的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后评价”专题评议活动上,该街道办事处有关负责人如是汇报。
2022年4月20日,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谭小华等11名区人大代表向大会提交了《关于畅通中心区N6区银晖路的建议》。同年8月24日,承办单位诚恳地向领衔代表谭小华作了答复,因位于银晖路上宝安工人文化宫尚未完工,该路段仍是一条“断头路”。针对该建议尚未彻底解决的情况,在宝安区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新安街道人大工委试点开展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后评价”专题评议活动,最终形成了“分段施工、验收及移交”的共识。
宝安地处深圳市西北部、珠江口东岸,全区总面积396.6平方千米,海岸线30.62千米,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黄金内湾的重要支撑极,是联系粤港的桥梁,辐射内地的重要通道。
今年年初,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七届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宝安将坚守为民初心,坚持制造业当家,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城、国际化湾区滨海城、高品质民生幸福城。今年2月,在宝安区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人大代表所提的427件建议中,90%以上涉及民生问题。如何督办好代表所提的每一件建议?如何确保代表建议落地有声?如何让代表对建议办理结果真正满意,切实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宝安区人大常委会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历年代表所提建议,发现部分建议因办理涉及部门多,在办理过程中承办单位认识不深、重视不够,导致建议办理质量不高。究其原因,一些重大项目从前期调研、论证、立项、规划、设计、招投标,到最后实施至少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无法在当年完成,后续又缺乏跟踪监督问效。同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承办单位办理代表建议必须在当年规定的时间内答复或办结,于是部分代表建议办理“重答复轻落实”的问题客观存在,代表“被满意”现象时有发生。
破题:创新建立“后评价”机制
人大代表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是代表人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监督,推动国家机关和组织改进工作的重要形式。认真研究、妥善办理代表建议,是政府各部门及单位、组织的法定职责,也是尊重代表主体地位,保障代表依法履职的必然要求。督办代表建议,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维护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具体体现。
为进一步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质效,今年宝安区人大常委会探索出台了《深圳市宝安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后评价”办法》(下称“办法”)。办法对建议办理工作“后评价”开展方式、工作原则、评价对象、专题评议工作流程、建议办理“后评价”督办、建议办理“后评价”结果应用等作了明确规范和说明:
——“后评价”开展方式。由区人大常委会主导,以各专工委和各街道人大工委为基础,区人大代表、专业人士以及所提建议辖区居民共同参与的方式开展。
——“后评价”工作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和广东省、深圳市及宝安区关于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相关规定,客观反映问题,公平公正评估。
——“后评价”对象确定。在区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各街道人大工委对往年已办完的代表建议进行梳理,对“彻底解决”和办理较好的意见建议总结有效经验,予以推广;从“尚未彻底解决”或办理不好的建议里选取部分建议作为持续关注件。
——专题评议工作流程。组织提出建议案的人大代表开展“回头看”,开展现场评议,通过听取承办单位汇报进展、现场视察检查等方式,对相关承办单位建议办理工作开展“后评价”专题评议,最终实现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全链条“滚动监督”。
——“后评价”督办。经“后评价”确定为办理情况不理想(办理结果为一般或较差)的建议,参照《宝安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规定》,开展建议再办理工作。承办单位对建议再办理的时间不应超过6个月。
——“后评价”结果应用。针对专题评议会上获得“办理结果较好”评价且具有较大社会正面影响、赢得群众广泛好评、获得代表充分认可,或是再办理工作成效显著的办理案例,区人大常委会可予以表彰。在建议再办理工作中,如因承办单位对建议办理工作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有条件解决而未解决实际问题,代表对建议办理工作“不满意”的,经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通过后,对承办单位进行询问、质询。
宝安区人大常委会在全市首创代表建议办理“后评价”机制,既让承办单位在人大代表的跟踪督办中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增进和代表的密切联系,推动建议办理落地落实,又促使代表充分了解建议办理工作过程,增进对建议办理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代表建议提出的精准性、针对性和可行性。
“代表建议来自人民,反映民情民意,关系民生发展。区人大常委会建立的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后评价’机制,是扎实做好建议督办工作的一次基层探索实践,旨在按照‘能解决没有解决的不放过、不能解决未解释清楚的不放过、答复不规范的不放过’的‘三不放过’原则,补齐代表建议从办理答复到真正落地的‘后半程’监督短板。”在谈到“后评价”机制建立和办法出台的初衷时,宝安区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这样表示。
成效:让“蓝图”变为“现实”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长,“停车难”成为困扰城市管理的一个民生痛点。2021年年初,宝安区人大代表文太光在充分调研辖区“停车难”现状的基础上,提交了《关于综合利用社区闲置土地规划建设立体停车场,缓解燕罗街道停车难的建议》。该建议的承办单位虽然已完成1个立体停车场建设(增设200个停车位),增设路边机动车停车位2000余个,但依旧无法满足群众的实际需求,属于“尚未彻底解决”的建议。今年7月26日,燕罗街道人大工委组织人大代表、选民群众开展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后评价”专题评议活动,利用社区街道闲置土地,进一步推动社区便民公共停车场建设,加快建设3个民生公益公共停车场和2个扣车场,规划停车位806个。此外,积极对接申请“宜停车”项目,后续1550个“宜停车”车位也即将投入使用,缓解辖区停车难问题。
《关于升级改造107国道航城片区人行天桥的建议》是丘永雄等11名区人大代表在宝安区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交的建议。2021年承办单位反馈将该片区的人行天桥升级改造项目纳入了107国道宝安段慢行空间整治工程,但工程项目只包括完善天桥与道路慢行设施衔接、完善过街设施标志标线等,并没有采用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且迟迟没有施工落实。今年7月19日,航城街道人大工委通过组织人大代表、选民群众开展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后评价”专题评议活动,明确了107 国道航城段4 处人行天桥(钟屋、黄田、翠湖、兴围)的设计方案,包括加宽梯段坡道宽度、增设玻璃雨棚、桥体亮化等利民措施,承办单位也明确给出了人行天桥升级改造后预计交付使用的时间。
“后评价”机制对“彻底解决”和办理较好的意见建议也会总结有效经验,予以推广。广场舞扰民事件近年来在不少地方时有发生。2022年,在宝安区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区人大代表黄俊雄、王君丽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改善广场舞扰民及抢场地的问题建议》。承办单位不仅召集相关负责人进行研讨,明确了加强夜间巡逻,严控活动音量和时间等工作措施,还在安乐社区试点引进广场舞“定向音柱” ,用以缓解噪声扰民的问题,效果显著。今年7月14日,在新安街道人大工委开展的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后评价”专题评议活动上,与会的居民群众和代表们对安乐社区试点安装“定向音柱”缓解噪声的措施表示充分认可,建议向全区推广。
宝安区人大代表谭小华表示,代表所提建议得不到落实,不仅让代表感到失落,更关键的是群众急难愁盼无法得到解决。“后评价”这个机制让人大代表、辖区群众代表和办理单位都参与进来,一起“回头看”“实地查”“再评价”,既增加了办理单位的切实办好代表建议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也让辖区人民群众的烦心事得以解决。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办理大户”宝安区财政局负责人表示,“后评价”工作机制还对代表认可、群众满意、反响较好的建议办理案例予以推广和表彰,这大大增强了办理单位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为完善建议办理机制,强化建议办理监督,解决少数建议办理‘重答复轻落实’的问题,我们多措并举创新构建多方位、多层次的‘后评价’代表建议督办体系。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期间,根据‘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后评价’代表建议督办工作,确保代表建议落地有声,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效果高质量,切实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开创宝安推进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的新局面新篇章。”前不久,在深圳市第五届基层人大创新工作交流推进会上,宝安区人大常委会负责人向与会人员如是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