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民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全国机关事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教育部

脱贫家庭辍学学生数量 保持动态清零

国家林草局

我国各地湿地公园达1600余处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再推进

13项公共服务跨省共享

本报消息 记者从在京召开的全国机关事务工作会议上获悉,2022年全国各级机关事务部门将着力抓好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扎实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继续推动创建一批有特色、有示范、有引领、有成效的节约型机关。

据介绍,2021年,国管局进一步履行好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职责,压减中央国家机关本级通用资产购置计划5743件,节约购置经费6719.84万元;发挥政府集中采购规模效益,节约采购资金30.18亿元;多措并举推进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建设,60多个中央部门响应号召建立部门公物仓,1800多个单位纳入信息平台统一管理,累计调剂配备资产近6000件,节约资产购置资金3200余万元。

本报消息 教育部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记者了解到:脱贫家庭辍学学生数量持续保持动态清零。

据介绍,教育部组织开展开学季专项行动,建立“一生一表”工作档案,督促各地持续做好劝返复学工作,坚决守住义务教育特别是控辍保学“底线”。以精准资助促精准控辍,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与民政、乡村振兴等部门的数据全面实时比对。继续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项目,发展“互联网+”教育助力城乡教育均衡,深入推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进一步常态化,持续提升农村学校办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巩固深化推普工作成果,“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惠及43.6万名彝族学前儿童,“童语同音”计划完成师资培训1.6万人次。

本报消息 今年是中国加入《湿地公约》30周年。记者从国家林草局获悉:30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修复,湿地生态状况持续改善。中国以全球4%的湿地,满足了世界1/5人口对湿地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等多种需求。

近年来,我国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初步建立。中国指定了64处国际重要湿地,建立了602处湿地自然保护区、1600余处湿地公园和为数众多的湿地保护小区,湿地保护率达52.65%。工程规划体系日益完善。2003年,国务院批准发布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陆续实施了三个五年期实施规划,中央政府累计投入198亿元,实施了4100多个工程项目,带动地方共同开展湿地生态保护修复。调查监测体系初步形成。中国是全球首个完成三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的国家,国土三调正式将湿地列为一级地类。

本报消息 记者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了解到:《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共建共享公共服务项目清单(第二批)》已经印发,并于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

这批公共服务项目清单共13条,涵盖卫生健康、医疗保障、教育、养老、政务服务、综合应用等六大领域,将为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三地居民带来便利。

清单内容具体包括:医疗机构检验检查报告互认,异地就医结算全域免备案、异地医保基金联审互查,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跨省通办”综合受理服务和社保卡“一卡通”。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