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代表联络站架起联系群众“连心桥”

——河南省新郑市人大深入开展代表联络站工作纪实

■ 本报通讯员 曹永强

代表联络站是听取民声、反映民情、吸纳民意的重要窗口,是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连心桥”。近年来,河南省新郑市人大常委会以代表联络站为载体,深入开展“连心桥”主题活动,努力延伸代表履职触角,打通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积极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找准着力点

丰富代表履职活动

本着方便群众、覆盖选区、便于联系的原则,和就近就便“让代表方便联系选民、选民及时找得到代表”的要求,新郑市共建标准化代表联络站44个,覆盖全市13个乡镇、街道。每个代表联络站按照“九有”标准,即:有场所、有牌子、有设备、有人员、有制度、有计划、有活动、有台账、有档案,安排全国、省、郑州市、新郑市、乡镇五级人大代表821名进站开展活动。在代表联络站,群众有什么困难困惑,找人大代表倾诉,寻求解决办法,这不仅成为人大代表履职的新方法,而且还架起与群众间的“连心桥”。

代表联络站落实“六个一”工作法,即:一月一接待、一月一学习、一月一调研、一季一视察、半年一评议、年终一述职,不断丰富代表履职活动。广泛收集民意。严格落实人大代表接待制度,进站代表根据年初安排参与接待来访,倾听群众呼声,了解选民意见,认真填写接待记录。联络站负责人每月汇总选民意见,报乡镇人大主席团或街道人大工委转办,督促问题解决。据统计,2021年,代表联络站累计收集民情民意1000多条。积极履职建言。进站人大代表参与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2021年,200余名进站代表以监督员身份,参与工作评议、项目招投标、法院庭审等工作,促进依法行政。各乡镇、街道也组织辖区内进站代表开展调研活动,助推辖区经济社会发展。

梨河镇每季度确定一个主题,组织由30名进站代表参加的调研活动,对乡村建设、重点项目进行调研,推动问题解决;城关乡代表联络站开展庭院问政活动,征求群众对乡村振兴的意见。开展述职评议。建立市人大常委会领导联系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联系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的“三联系”制度。在代表联络站,年终每位代表向选民述职,汇报履职情况,接受选民监督和评议。

找准切入点

提升代表履职能力

代表联络站作为增强代表履职能力、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密切联系群众的“连心桥”,找准工作的切入点,组织人大代表进站开展活动,使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代表活动常态化。

2021年,全市各级人大代表进驻联络站,累计开展调研活动745次,接待群众3884人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68件,化解矛盾纠纷200余起。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揪心事、操心事、烦心事。围绕经济发展“建言”。结合优化营商环境“两条例”执法检查,进站人大代表积极收集社会各界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共收集合理化意见建议76条,集中转交“一府两院”及有关部门办理,使全市营商环境得到优化,在全省营商环境考核中排名县(市)第一名,是唯一达到地级市优秀水平的县(市)。围绕重点工作“发力”。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7·20”罕见特大暴雨,进站人大代表闻令而动,迅速投身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灾后重建。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响应市人大的号召,冲锋奋战一线,彰显了人大代表的责任担当。

进站人大代表,对群众反映的有关民生问题,加以总结归纳形成建议,作为民生实事办理,交有关部门给予解决。在新烟街道代表联络站,进站代表了解到金芒果社区、烟厂社区的住户多是60岁以上的老人、上下楼不方便的情况后,经调研论证,建议街道实施“加梯计划”,加装电梯46部,方便了老年人生活;在城关乡代表联络站,进站代表听到群众反映个别路段存在出行难、路灯不亮、污水乱排等问题,积极给乡政府提建议,乡政府实施了“修百里路、亮千盏灯、暖万民心”惠民工程,共整修乡村道路86公里,安装路灯2630盏、监控摄像头520个,建污水处理站14个。

找准创新点

深入推进“连心桥”主题活动

在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把“访民情、解民忧”作为“连心桥”主题活动重要内容,创新工作方法,践行“用脚步丈量工作法”,开展大走访、大联系活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化解矛盾纠纷,协调问题解决。

代表联络站坚持创新引领,扎实开展富有特色的活动,充分激发代表履职活力。开展“代表与局长面对面”活动。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召集相关单位局长,开展面对面对话,协商办理了一批民生急难愁盼问题。在新华路街道代表联络站,进站代表听到居民反映粮食局家属院、康盛小区等无主管楼院电线乱拉、安全隐患多、停车难等问题,就召集电业、市政、消防等单位局长或主要负责人协商处理解决。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把8个无主管楼院进行了拆墙连片综合改造,建成充电棚、物业用房、日间照料中心、文化健康休闲游园,新增车位192个,实现小区互连互通、物业管理、托老托幼全覆盖,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

进站代表践行市委提出的“用脚步丈量工作法”,徒步深入街头小巷、社区村落、田间地头、企业商户,助推经济发展,为民解忧纾困,累计解决实际问题205个。在龙湖镇代表联络站,进站代表徒步走访居民群众,了解到适龄儿童存在“入学难”问题,就积极协调教育部门现场办公、科学规划、加快施工。截至目前,全镇新建、扩建、改造19所中小学、幼儿园,初步缓解了入学难问题;在新华路街道代表联络站,进站代表付书玲得知部分居民家里经常停水,当即深入居民家中了解情况,查找原因,积极寻求解决办法,最后筹资4万多元,新建一座无塔供水站,解决了居民吃水用水难问题。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