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理论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 张 杰 (安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指导思想、重大原则和主要任务,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县级人大机关要认真学习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在学懂、弄通、转化、做实上下功夫,不断开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新局面。

坚持第一议题

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

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重要讲话、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自觉用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指导人大工作,创新履职方式,依法行使职权,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牢牢把握政治机关的首要定位,紧紧围绕“国之大者”和地方中心工作主动思考、担当作为、融入大局,通过依法履职推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主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进一步完善人大组织制度、监督制度、议事规则及论证听证、评估评议等制度,不断健全适合县域人大机关特点、充满活力的制度机制,推动人大工作守正创新、提质增效,努力把人大及其常委会建成“四个机关”。

扛起两大重任

助力县域治理能力提升

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唤醒人民的主体意识,培育社会组织,规范自治组织,增强主人翁认同感。在履行法定职责过程中,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完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确保人大在监督、决定、任免等工作中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在法治建设方面,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推深做实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加强主动审查和专项审查,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综合运用监督手段确保法律法规的实施,抓住公职人员和青少年两个重点群体,引领全社会树立对法律的敬畏和信仰,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要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事项、重要民生开展执法监督,广听民声、找准问题、对症下药,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增强监督刚性和实效,让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监督支持法院开展行政诉讼和检察院开展行政检察,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守法,提高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

履行三项职责

进一步创新人大工作

一是规范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要探索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行使,进一步明确内容范围和程序机制,正确把握党委决策、人大决定、政府执行的关系,紧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及时把党委决策转化为全民的意志、代表的行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地方人大重大事项决定权行使不充分、不到位的问题,推动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化常态化。学习借鉴江浙沪人大经验做法,围绕县域重大改革发展事项、规划计划的调整实施、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等重大事项及时作出决定,在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上探索票决制,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之事。

二是要用好人大监督权,实行依法监督、正确监督、有效监督。综合运用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询问质询、执法检查等监督手段,强化对“一府一委两院”贯彻实施法律法规、执行计划预算、落实有关决议决定情况的监督,较真碰硬,形成监督闭环、提高监督质效。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选取党委力推、政府在干、社会关注的事项进行深度调研,充分发挥人大监督的作用,多提高质量、建设性的议案建议,更加有效地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强化对预算、国资、地方债的监督,探索使用信息化手段贯通从预算编制到执行、调整、决算及最后的审计结果整改,对重大项目全过程跟进问效,促进政府及部门绩效管理,科学匹配财政资金,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三是正确行使人事任免权。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人大依法选举任免相统一,确保党委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地方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进一步做实任后监督,深入开展述职评议和工作评议,逐步实现对“事”的评议和对“人”的评议相结合,掌握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工作开展情况和一把手落实人大决议、执行法律法规、办理代表意见建议等方面履职情况,强化结果运用和整改落实,增强选举或任命人员的人大意识、法治意识、责任意识。

四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人大常委会要把发挥代表作用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方式,一方面把党委的决策部署和法律法规宣传下去,另一方面把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反映上来,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和发展动能。县级人大要努力激活乡镇、县市人大代表履职动能,培育主体意识,通过代表履职显能、提出议案建议,使党委和政府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各个环节既能听到来自群众的诉求和呼声,又能得到群众的配合和支持。要强化代表履职培训和考核管理,搭建活动平台载体,建立激励、约束和退出机制,开展年度优秀代表评选表彰,树立优先履行代表职务意识。常委会、专委会的组成人员要带头践行“双联系”,带头进选区访选民、跟踪督办建议,落实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制度机制,畅通代表反映社情民意的信息化渠道和处理反馈机制,通过具体现实问题的解决提升基层治理的能力和质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