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人大督办一件建议 每年为2000余家企业减负2.4亿元

■ 本报通讯员 陈建盛

“多亏市人大代表提的建议和市人大常委会的强力推动,我的医保卡可以随时使用了,困扰多年的难题终于得到解决!”这是辽宁省抚顺市退休职工张卫东老人谈起该市取消医保风险调剂金后的变化。

张卫东退休前所在的单位叫抚顺水泥厂,由于企业效益不好,经常拖欠工资、税费,医保风险调剂金也不能按时缴纳,这就导致像抚顺水泥厂这样企业退休职工的医保不能正常使用,住院治病无法享受医疗保险待遇,造成个访或群体性上访事件时有发生。

据市医保局工作人员介绍,抚顺市从2005年建立医保风险调剂金制度以来,为实现医保基金安全可持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转型、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形势日趋严峻,征收风险调剂金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一是增加了企业用工成本,影响本地区营商环境的优化;二是损害了一些退休员工的权益,亏损企业无力缴纳,退休职工只有自己垫付这笔费用才能享受医保待遇;部分企业为职工参保意愿不强,不利于基本医保参保扩面工作。

企业和职工期盼取消征缴医保风险调剂金的呼声强烈,得到市人大代表的高度关注。在市人代会上,有代表提交了《关于适时取消医保风险调剂金的建议》。建议列举征缴医保风险调剂金引发的问题虽然实事求是,但巨大的资金缺口一直是个大难题。抚顺市属于超老龄化城市,全市65岁以上人口占比高达20.27%,全国地级城市排名第七,抚养比0.64,全省最低,如果取消征缴调剂金,医保统筹基金存在较大的收支矛盾。

一边是众多企业和职工的殷切盼望,一边是医保基金安全运行的现状,一边更像一块巨石压在人大代表心头,代表建议办理一度陷入僵局。“取消医保风险调剂金是一项民心工程,涉及到为企业减负,影响到亏损企业退休职工的切身利益,关乎城市营商环境建设,市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全力攻坚克难,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在减轻企业负担、维护社会稳定和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作出贡献。”在人大代表建议督办会议上,抚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韬的话掷地有声。

有了市人大常委会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督办取消调剂金建议工作紧锣密鼓进行着。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专题建议督办组,主动与政府一起想办法出主意,多次深入企业调研、召开座谈会、倾听多方意见和建议,撰写调研报告,提出了分三步走的方案:首先取消停产和亏损企业的调剂金,循序渐进,再取消所有参保企业的调剂金,最后取消机关事业单位等所有参保单位调剂金,同时,做好“开源”和“节流”两篇文章,多措并举,保证基金平稳运行,为取消调剂金创造条件。在市人大常委会的强力推动下,市政府高度重视,市长在调研报告上作出批示,分管副市长协调有关部门进行研究论证,出台了《关于解决抚顺市参保单位医保风险调剂金问题的实施方案》,并在当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取消企业医保调剂金,作为要办好的10件惠民实事之一。

近日,在抚顺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取消医保风险调剂金情况的报告。据市医保局局长王少贵介绍:市政府已于2020 年底取消“三无企业”(无在职职工、无生产经营行为、无资产收益或可变现资产)和停产 12 个月以上的中小微企业的调剂金,为 247 家企业减免调剂金 4000余万元;2021年1月起取消所有参保企业的调剂金;2022 年1月1日起,取消机关事业等所有参保单位调剂金,实施了 16 年的调剂金制度正式全部退出历史舞台。全面取消调剂金共涉及 2000 余家参保单位,每年为参保单位减轻2.4亿元的经济负担。

“抚顺市在辽宁省率先取消医保调剂金,这项工作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是贯彻落实中央减税降费政策的具体体现。”国家医保局待遇保障司负责人到抚顺专题调研时给予了充分肯定。

“取消调剂金后企业每年少支出330万元。”抚顺市石油机械厂人事科负责人边算边开心地说,企业负担减轻了,才能轻装上阵,迸发活力,走得更远。

抚顺市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委员周旭颖介绍,取消医保风险调剂金虽然暂时减收,但从长期来看,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参保人数增加,有利于改善营商环境。近两年,市医保局通过采取支付方式改革、打击欺诈骗保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市医保统筹基金累计结余已从支付不足2个月回升到安全区间的10个月。

“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针对我市抚养比不断下降、医保基金平稳运行任务艰巨等现状,持续强化医保基金监督管理工作,全面提高医疗保障服务能力,推动全市医疗保障工作更高质量发展。”赵乐韬在常委会会议总结讲话时强调,建议的有效办理,提高了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要持续跟踪监督,全力办好民生实事,让医疗保障的管理和改革成果更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