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陈丽萍 张少龙
小区遛狗不牵狗绳、路边乱摆摊现象严重、广场噪音扰民……这些现象看似小事,但却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民意窗、连心桥的作用,密切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及时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今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兴宁区兴东街道五村岭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在站点的户外墙上设置了一面“我对人大代表有话说”留言墙,全方位、便捷式、灵活性地收集人民群众的真实意愿、建议、意见和问题等,与群众直接对话,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工作,当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员,同时也大大激发了人民群众表达意愿、政治参与的热情。
有建议,我们来行动
“希望为重度肢体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并在家门口重新铺设坡道扶手。”今年1月份,李先生在留言墙上写下自己的心愿。这是留言墙设置以来的第一条留言,城区人大代表、五村岭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负责人卢也付和驻站代表赵欣山、李洁、陈海仙等非常重视,立即将情况反映到城区民政局、城区残联和兴东街道办事处等相关部门。同时,发动驻站人大代表配合社区用最快的速度组织工作人员对所辖范围内的困难残疾人家庭的居住环境、住房及生活情况进行排查,并广泛征求残疾人及其家属实施无障碍改造的意见;配合、督促、监督城区残联和兴东街道办事处精心为残疾人进行出门坡道改造、护栏安装等无障碍改造,并为每户残疾人家庭申请安排约4000元资金,用于新建改建厕所和安装扶手等,用实际行动解决残疾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此次改造工程于1月中旬动工,2月初已全部竣工。五村岭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安排驻站代表对改造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督,严把材料关、质量关,做到实时、动态、全面掌握项目进展情况,确保残疾人无障碍改造出成效、得民心。目前,五村岭社区4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已验收完成,切实改善了部分贫困残疾人日常生活自理不便的状况,得到了残疾人的一致好评。“找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能帮我们说话。”五村岭社区居民李先生竖起大拇指夸赞道。
有困难,我们来解决
52岁社区居民李女士家是特困残疾家庭,丈夫已经过世,她与儿子都是下肢瘫痪,无法行走,母子俩依靠低保金维持生活。炎热的夏季来临,李女士的妹妹帮她在留言墙上写下了心愿:“希望有好心人能送一台风扇给她”。
看到这条信息后,好几位居民很快打来电话联系驻站代表,都希望能帮助这对生活困难的母子。随后,卢也付、李洁等驻站代表和志愿者一起为李女士一家送去风扇及生活用品,并与他们心贴心交流,细致了解他们的家庭、身体、生活等情况,听取他们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鼓励他们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作为人大代表,有责任解决居民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我们愿意为大家的生活持续保驾护航。”五村岭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驻站代表坚定地说道。
有需求,我们来帮助
听说五村岭社区设有“我对人大代表有话说”留言墙后,家住保利山水怡城的张大爷就想过来“捧场”。张大爷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留言墙上反映了小区附近路面坑洼不平的问题。驻站代表看到张大爷反映的问题后,第一时间赶往问题反映路段实地察看路面情况,随后将了解到的情况向兴东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反馈。兴东街道办事处及时安排人员赶往现场察看,通过现场沟通协调,安排社区利用惠民资金及时组织施工队伍对此路段进行了修复。“没想到一个星期就解决问题并给我答复了,我非常满意。”张大爷满意地说道。
“我对人大代表有话说”留言墙丰富了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密切了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联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社区居民的留言,既反映出大家参与社区治理的强烈意识,提出的很多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又弥补了社区工作的盲点。现在,五村岭社区居民有事都会来到留言墙这儿留言反映问题,驻站代表也会认真收集意见建议并及时进行反映、转办、监督、反馈。自留言墙设置以来,已收到意见、建议21条,解决 15条,正在解决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