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代表履职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做乡村振兴的带头人

河南省内乡县人大代表候国良——

■ 本报通讯员 许圣义 李 飞 王萌林

近年来,河南省内乡县王店镇全面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着力建设“产业王店、宜居王店、人文王店、和谐王店、生态王店”,成效明显,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河南省内乡县人大代表、王店镇党委书记候国良。

“实现产业兴旺,就得做好整合和融合,把农民聚起来、土地用起来、优势发挥出来,在保证粮食产能的基础上,多在农业产值上下功夫、找突破。”候国良上任后理清了王店镇的发展思路。目前该镇与南阳药益宝、河南福瑞兹等公司合作,发展66.7公顷的药益宝野生艾草培育种植基地,在默河两岸建设5至10米宽的艾草种植带,在国储林林间空闲地发展种植白芨133.3公顷,建起60公顷金丝贡菊种植园。

“千好万好,人民生活美好才是真的好。”候国良表示,王店镇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力度。2021年以来,结合默河治理工程,共完成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667公顷,新打机井500余眼、修复旧井200余眼,修建涵桥416座、水泥路12千米、沥青路48千米,安装变压器18台……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王店镇实现了渠相连、路相通、旱能浇、涝能排的目标。全镇烟叶种植面积在2021年233公顷的基础上增加到2022年的333公顷,同时新发展以野生艾种植为主的中草药133公顷,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近两年来,累计争取731.9万元资金谋划实施周营村、石桥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对1353米世纪大道、376米初心大道铺设沥青,对赵洼自然村坑塘改造并配套健身器材及体育设施;实施亮化工程,投入70余万元在集镇主街道安装200盏景观路灯;投入40万元沿集镇默河段实施了光亮工程,村庄、村民面貌发生了质的飞跃,使集镇居民享受城里人的生活品质,逐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奋斗目标。

在王店镇有个专门接待群众的“人大代表联络站”,墙上的一句话十分醒目,“聊聊你的想法,我们想想办法”。“我不仅是王店镇党委书记,更是一名县人大代表,肩负着百姓的厚望和强镇富民的重任,我的工作就是要及时掌握、帮助解决基层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不负群众所托。我们每周会定期邀请县、镇人大代表过来听民意、聊民情,专门设立选民接待室,接受群众来信来访,很受老百姓的欢迎。”候国良说。

以前,随着城镇化和新型农村社区不断推进,农村出现空心化,农民老宅院残垣断壁,既影响新农村建设形象,又导致人地矛盾增多,群众要求整治空心村、整治荒芜宅院断壁残垣的呼声比较强烈。2021年在县人代会上,候国良提出了《关于整治空心村和荒芜宅院的建议》,受到县主要领导的肯定和支持,县政府在办理该建议时,决定并支持在王店镇搞试点。候国良带领镇党委、人大、政府一班人,结合王店是平原乡镇、人口大镇,在外人才多、村里烂场子多、烂房子多的实际,聚焦农村烂空场、残垣断壁、老旧险房、无主险房等,坚持群众主体,尊重群众意愿,充分依靠群众,把部分荒芜的家园变成游园、菜园、果园、花园、树园等“五园”。

2021年以来,全镇已筹资300多万元,新建游园7个,提升改造2个;新建菜园40余处,规划建设20余处;新建树园2处,规划建设6处;规划建设果园、花园5处。通过“五园”建设的带动,全镇群众“宜居家园”“生态家园”“人文家园”“和谐家园”等意识普遍提高,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明显提升。

谈到今后的工作,候国良表示,“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是我们接下来最想做的事。我将以‘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抓手,大力发展乡村经济,最大限度地激活人、地、钱、自然风光等资源要素,以脱贫攻坚的决心和勇气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接续奋斗,深化改革,再立新功。”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