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新华 (广西)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钟山县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立足“四个机关”建设,主动担当作为,依法履职尽责,不断发展和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立足“政治机关”定位
着力彰显人大的鲜明特征
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自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人大工作,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人大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等各类会议的“第一议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二是落实党委决策部署。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人大重要会议、重要工作、重大事项等及时向县委请示报告,确保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紧扣县委“12336”工作思路,依法开展人大监督、决定、任免等工作,始终做到县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集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三是发挥乡镇人大作用。加强对乡镇人大工作的指导,组织乡镇人大干部集中学习贯彻新修订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制定出台乡镇人大工作任务清单1期,确定乡镇人大主席团成员名额,推动乡镇人大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开展。创新推进乡镇人大财政审查工作,指导12个乡镇人大制定出台乡镇财政预算审查和监督暂行办法、成立乡镇人大财政预算监督工作小组,在全市率先实现乡镇人大开展财政预算监督全覆盖,推动全县预算审查实现“全过程”监督,切实管好人民的“钱袋子”。
立足“权力机关”定位
着力增强人大的民主理念
一是积极扩大公民有序参与。钟山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作为必修课,深刻领会和广泛宣传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意义,制定出台《钟山县实行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进一步健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措施。强化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围绕盘活闲置低效国有土地资源专题审议、代表建议办理满意度测评等人大监督议题,采取座谈、调研、征求意见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努力使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真实生动具体地体现在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二是着力加强工作制度机制。对标全国、自治区和贺州市人大有关要求,修订完善了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等议事规则,健全完善了代表视察、专题调研、专题询问、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满意度测评和人大机关新闻宣传、保密、信访等有关工作制度,形成了一套依法规范、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工作体系,夯实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基础。三是努力提升自身建设水平。立足打造一支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干部队伍目标,强化人大机关干部的培养锻炼和交流使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力戒形式主义、推动“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落实工作,持之以恒抓好干部作风建设。加强人大制度理论研究和宣传舆论工作,先后在《人民代表报》《广西人大》《贺州人大》等刊物上发表新闻稿件110篇,切实讲好人大故事。
立足“工作机关”定位
着力提升人大的法治属性
一是依法行使监督权。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民生持续改善、优化生态环境和促进司法公正,综合运用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询问、专题审议等法定监督方式,深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国有资产管理、乡村振兴、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村级医疗卫生、计划执行、预算执行等工作监督和行政诉讼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安全生产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法律监督,打好监督“组合拳”,推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监督更加精准、更加有力。建立钟山县人大财政经济评审专家库,常态化邀请财经专家对预决算草案进行评审,以第三方角度出具审查意见,借力“外脑”智慧提升财经监督质量,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是依法行使决定权。健全完善县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具体办法,明确重大事项范围和程序,提高重大事项决定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聚焦事关全局、事关根本、事关长远的重大问题,依法作出决议决定,先后就“八五”普法、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乡镇人大主席团名额、财政决算、预算调整议案等事项作出决议决定5次。三是依法行使任免权。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人大依法行使选举任免权相统一,不断完善人事任免、宪法宣誓、颁发任命书、任职发言等制度规定,实现党内工作程序与人大法定程序有机结合,圆满完成党委的各项人事安排意图。
立足“代表机关”定位
着力展现人大的为民底色
一是代表培训实现规范化。健全和完善代表履职培训学习制度,在清塘镇英家党校、公安镇玉马种植专业合作社分别成立钟山县人大代表履职培训中心、钟山县人大代表履职培训基地。先后举办县乡人大代表培训班13期,邀请市人大选联工委领导、人大业务骨干等就代表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代表如何履职等方面作专题授课,共培训县乡(镇)人大代表1070人次,实现县乡(镇)人大代表参加培训学习全覆盖,代表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二是“双联系”工作实现制度化。密切常委会与代表、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健全完善乡镇代表履职活动中心12个、村级人大代表联络站52个、代表工作室2个,进一步完善了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推动代表更加广泛地听取民情、反映民意、汇集民智。坚持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和参加执法检查、专题调研等活动,扩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参与,认真吸纳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全面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行职务。深入开展“混合编组、多级联动、履职为民”工作,大力推行“联络站+”模式,进一步发挥代表联络站“五大功能”,促进代表履职常态化。三是代表建议办理实现成果化。按照“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要求,严把代表议案建议质量关,组织代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集中民智民力,代表撰写的议案建议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创新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机制,落实县人大常委会领导领衔督办代表建议制度,代表建议落实率和满意率持续提升,一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