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代表履职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减负是为了更好地提质增效

■ 刘希娅

连续当选两届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前9年提交了73件议案建议;坚持在自媒体上聊教育,粉丝近百万,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希娅校长”……这就是我,一位来自重庆的基层人大代表。

前几年,我多次提出的《关于规范校外培训和减轻课业负担的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广泛关注。2021年,国家“双减”政策的出台和推进,效果超出预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备受鼓舞。今年,我撰写的7件建议都与“双减”有关。

“双减”政策出台后,全国各地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及校外培训负担,我所在的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学校也不例外。我经常与学生们交流,他们总是兴奋地告诉我:“在学校我们早就‘双减’了,我们的作业本来就不多,现在培训班关了,我们能有更多时间作自主安排。体育锻炼、志愿服务、艺术培养……都让我们的生活更充实,学习效率也提高了。”

但我也听到一些不同意见。比如,一些家长还是很焦虑,或者说在观望,他们说,评价不变他们就不变。但我认为这中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我们的中考和高考已经在改革了,但仍有一些家长和教师让学生接受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

在我看来,更有效地推动“双减”政策落地,需要建立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继续整治校外培训乱象。比如,在校内禁止无序掐尖、不超前超纲教学;在校外坚决查处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问题,同时在修订教师法时增加惩治有偿家教的内容,让整治有法可依。

接下来,我准备提交《关于如何以中考为抓手,深化评价改革的建议》。其实,我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看到一种普遍现象:校外补课越补越差、越差越补。因此要抓住教育评价的“牛鼻子”,让大家切实感受到刷题和时间堆砌收效甚微,应该及时转变学习观念。

除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外,这些年来,我提出的建议内容还涉及减轻教师负担、未成年人保护、评价改革、教育均衡、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媒体多年来给予了追踪报道,社会反响热烈,同时,这些建议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正在逐步落实中。我曾提出多件与未成年人保护和健康成长息息相关的建议,所提出的30余条意见中有20余条得到了采纳。

全国人大代表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神圣感和使命感促使我非常珍惜代表的话语权,在提出议案和建议时,我总是满怀敬畏之心,既做到坚定不移讲政治,又真心实意地反映社情民意。今后,我要继续做好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作者系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学校校长)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