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书茂
习近平总书记为我戴上“七一勋章”的那一刻,对我来说是莫大的荣耀。“七一勋章”是共产党员的最高荣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人大代表,我将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人民群众致富,保护好我们国家海洋的领土完整。
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东面环海,南接博鳌,这里是我的家乡。据史料记载,潭门渔民自秦代开始便世世代代在南海打鱼,称南海为“祖宗海”。我一辈子在此奋战,先后参加多项国家重大涉海工作,参与南沙岛礁建设。在海南维权斗争中冲锋在前,不怕牺牲、寸步不让,坚决捍卫我国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每天远眺一道道挂着五星红旗的船桅从海平面“升起”,直到大大小小的渔船归家靠岸,是我最大的欣慰。
为捍卫南海主权贡献力量,义不容辞
“为国护海”这四个字,一直刻在我心中。数十年来的出海岁月,日晒雨淋和强劲海风,在我60多岁的身体上刻下深深的印迹:从脸庞、脖子到手臂都被太阳晒得黝黑发亮,典型的渔民风貌。
自古行船半条命,但我们从没想过不出海,这是千千万万海南渔民一代代劳作和守护的地方。18岁,这是潭门渔家闯海扛起肩头担当的年龄,我跟随父辈走西沙、闯南海,一年内有8个月在海上度过。从1985年起,我开始担任潭门海上民兵连副连长,此后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抓好海上民兵训练,协助部队驻军,为祖国守好南大门。
这些年来,我一共组织渔民抵御一百多场台风,对数百位渔民实施救援。我先后参加南沙赤瓜、东门、南华等岛礁建设,主动请缨开船运送建筑材料,多次带领民兵与非法入境的外国船只做斗争。
千百年来,潭门渔民自造帆船远涉南海捕鱼谋生,祖祖辈辈耕海不息,他们用生命书写了中国人在南海耕海牧渔的足迹;用辛勤的汗水印证了祖国南海主权的悠久历史,为捍卫南海主权贡献力量,我们义不容辞。
小渔村华丽转型,让渔民的生活更有奔头
自从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琼海潭门考察后,潭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都说,“高楼多了、汽车多了、新船多了、游客多了、渔民收入多了、精神面貌更好了。”
近年来,潭门的海洋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惠渔惠民政策力度也越来越大。我们已经陆续购置了30多条大吨位渔船,渔民们驾驶这些渔船出海,既有北斗导航系统指引他们准确行驶,又有“船船通”工程保障他们在船上能够收看到数十个电视频道,海上生活质量已经有了大幅提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潭门渔民群众深刻意识到,海洋资源有限,光靠打鱼很难改变生活,必须走上岸去找出路。通过大力发展休闲渔业,近年来潭门不少渔民已经实现了转产转业,潭门港码头的商业街初具规模,各式海鲜酒楼林立,海洋工艺品摊位也吸引了许多游人,通过发展农家乐、民宿、海上观光等,渔民收入持续增加。2020年,潭门村的39户111名贫困群众全部脱贫摘帽。
现在潭门这个昔日的小渔村正在华丽转身,向渔业休闲小镇转型。未来,我们将化希望为动力,造大船、闯深海、捕大鱼,让更多的渔民增收致富,让更多游客了解海南的渔业文化,在创造新时代幸福生活的同时,全力守护好“祖宗海”,建设好祖国的“南大门”。
基层代表要倾听民声,哪怕是再小的声音
作为一名来自渔村的人大代表,在走访基层过程中多流点汗,就能听到更多来自基层的声音。按照我的想法,代表建议必须来自一线、带着海味、冒着“热乎气”。
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为了第一时间将渔民们的意见建议记录下来,对电脑操作不熟练的我,身上多了个“标配”物件——一本履职记事本。这些年,我一有空就挨个往渔港的船舱里钻,记事本上沾着海水,早就变了色。字里行间那些微微褪色的笔迹,是我一笔一画记下的众多闯海渔民的真实想法,是我根据这些走访内容写下的具体建议。
每年参加全国人代会,我都会带着记事本。这些年来,我的履职记事本上除了每年都在关注的加快渔民转产转业、开展休闲渔业等致富话题外,还多了一些诸如加大打击“套路贷”力度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建议。
我来自农村,平日里接触的大都是淳朴的渔民、农民。2020年,走访过程中我了解到不少农村家庭被“套路贷”害得家破人亡,心里就有了在全国人代会上提出这件建议的想法。为此,我走访了多个“套路贷”受害家庭,并征求法律专家的建议,从多个角度了解“套路贷”对社会的危害,从完善法律制度层面提出杜绝“套路贷”的建议。
几年来,我提出的各项建议得到了全国人大、国家有关部委的重视,并及时收到反馈。我也通过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调研、座谈和培训,收获不少新知识,拓宽了视野和思路。
基层代表要倾听民声,哪怕是再小的声音,都是我的职责。如今,海南迎来了重大发展契机,我会继续关注海洋资源保护、休闲渔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工作,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代表履职尽责,为海南的乡亲们谋实惠、谋发展,把潭门建设得更加美丽。
(作者系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潭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