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民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筑牢卫生健康之基

本报讯 (记者赵礼秦) 9月14日上午,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举行“山西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十三场发布会,同时也是省卫生健康委专场新闻发布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努力提升卫生健康服务供给,持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全面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

健康山西建设开启新征程。统筹“健康山西”战略布局,出台《“健康山西2030”规划纲要》并启动实施16个专项行动。全省共建设国家级健康县(区)10个、省级健康县(区)23个。开展重大疾病防治,建成14个国家级、29个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癌症、心脑血管疾病早筛早诊早治项目使68.15万人受益。糖尿病、高血压门诊用药纳入医保范畴,184万人受益,减轻负担6.3亿元。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人均基本公共卫生经费从25元提高到84元,服务项目由10类扩展到30类,覆盖居民生命全过程,人均预期寿命由2010年74.92岁上升到2020年77.91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幼儿死亡率等主要健康指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深化县域综合医改,山西省被确定为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省,117个县级医疗集团“六统一”全覆盖、改革立法、“三清单”管理、“5G+医疗”试点等做法形成聚合效应,走在前列。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全省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和医用耗材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分别达到610元、320元,保障水平大幅提升。以降药价为突破口,382种药品、75种耗材通过集中带量采购在我省落地,平均降幅50%以上,节约相关费用近40亿元。全面推进分级诊疗,构建纵向医联体和托管式医联体62个,建立45个省级专科联盟,117个县级医疗集团全部上接城市三级医院、专科联盟、远程医疗“三根天线”。

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跃上新台阶。发展高水平公立医院,发挥山西白求恩医院、省肿瘤医院、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3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示范引领作用,打造公立医院发展新高地。实施“136”兴医工程,省级财政先后投入10亿左右项目建设资金,10个领军专科申报省部级课题343项,开展关键技术231例,床位数净增加734张,病区增至55个。卓越医学团队创新发展,整合、新建77个亚专科,打造47个卓越医学团队,引进开发161项国际国内一流前沿医疗技术。扩大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由2012年2.88人增长到2021年3.26人,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由5.22张增加到6.57张;建成100个卒中中心、65个胸痛中心、50个创伤中心;“互联网+医疗健康”智慧服务覆盖100%的三级医院、90%的二级医院。

公共卫生安全防控水平实现新跨越。建立每日值班疫情报告和省委专题会议制度,始终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落实省委“早、快、准”防控要求,成功应对30多起疫情冲击。全面加强常态化社会面筛查和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完善多点触发监测预警体系。严格落实“落地核酸+点对点转运+精准赋码”全链条工作机制、国际入境航班闭环管理、进口冷链物流和寄递物流总仓管理制度,第一时间阻断传播链。建立健全“露头就打、以快制快、并联推进、日清日结”处置机制,快速打好疫情歼灭战。持续提升流调溯源、隔离管控、核酸检测、医疗救治、数字围栏、基层治理等防控能力,加快实施省疾控中心新建项目,不断夯实防控基石。

科技人才短板得到新加强。持续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坚持“四个一批”引领。共确定287个项目,资助经费6578万元。其中,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强医计划共57人;医学科技创新团队共27个;医学科技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项目共26个;医学重点科研项目计划项目共177项。委省共建“尘矽肺重点实验室”落户山西。持续加强人才培养。培训卫生技术人才23万余人次。建成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1个、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专业基地10个,培训合格住院医生11340人;多渠道培养全科医生8000余名。建成院士、博士后工作站27个,柔性引进院士专家30名。建成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与诊治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等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3个。

城乡居民健康福祉得到新提升。办好省政府民生实事,免费增补叶酸惠及妇女521万人,免费“两癌”筛查惠及农村妇女232万人,为145万名怀孕妇女免费提供产前筛查与诊断服务,免费婚检40万对。加强“一老一小”健康服务,实施生育支持政策,全省依法注册可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数达到1784个,提供托位数达71880个,建成母婴设施1562个。63.7%的二级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299万老年人享受免费健康体检服务。全力开展健康扶贫,58个贫困县医院全部达到二甲水平,大病救治病种扩大到37种,慢病患者签约42.9万人,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比例90%左右,健康扶贫交出优秀答卷。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