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民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民政部

村委会、居委会主任大专以上学历 分别达46.4%和82.6%

本报消息 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陈越良近日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取得历史性成就。

一是党的领导更加坚强。党中央先后出台和修订一系列党内法规,健全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制度体系,构建了党委领导、党政统筹,简约高效的管理体制,村(社区)“一肩挑”比例达到95.6%和93.9%,比换届前提高了29.5个和30.2个百分点,党在基层的旗帜高高飘扬。

二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成熟。赋予村(居)委员会特别法人资格,延长了村(居)委会任期年限,由3年调整为5年,基层民主由“四个民主”发展为“五个民主”,“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众人商量”成为人民当家做主的鲜明时代特征。

三是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出台一系列政策意见,为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夯基垒台。这些政策文件规格高、含金量足、可操作性强,体现了党中央抓基层、强基础的鲜明导向,筑牢了新时代国家基层治理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

四是为民服务更加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城市由82%提升到100%全覆盖、农村由31.8%提升到79.5%,分别增长18个和47.7个百分点。为民便民安民功能不断增强,抽样调查群众满意度达到87.6%。

五是地位作用更加突显。党中央、国务院持续推进为基层放权、赋能、减负,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落到城乡社区,开创了新时代党统一领导,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生动局面。在脱贫攻坚中,有脱贫任务的农村社区将党的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团结带领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全国3.5万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加强治理服务能力建设,助力960多万搬迁群众过上新生活。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全国400多万城乡社区工作者在防控一线拼搏奉献,筑牢了社区疫情防控阵地。

六是队伍结构更加优化。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建立健全职业体系。村(居)委会主任大专以上学历占比达到46.4%和82.6%,年纪轻、学历高、能力强成为新时代城乡社区工作者的底色,党中央授予“七一勋章”的29位同志中有8位长期在村(社区)工作。

云南

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

本报消息 近日,云南省印发《关于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持续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针对工作重点,通知强调,省级社会组织要重点向27个国家级和30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州(市)、县(市、区)级社会组织重点向所在地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村)倾斜。各级民政、乡村振兴部门要系统谋划,广泛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开展产业帮扶和特色化、品牌化的公益帮扶,推进县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加快枢纽型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支持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依法领办创办农村社区社会组织。

针对能力建设,通知要求,民政部门要动员枢纽型社会组织通过强化业务培训、引导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考试等措施,着力培养一批基层社会组织领军人才。同时,在社会组织等级评估、评先评优等工作中增设参与乡村振兴指标,并加大有关分值的比重。

辽宁

严禁擅自改变养老服务设施土地用途

本报消息 辽宁省近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管理的通知》,就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界定、规范养老服务设施用地供应、合理盘活闲置养老用地资源、加强养老服务用地监管等提出具体要求。

在规范养老服务设施用地供应方面,通知明确用地规划和开发利用条件,鼓励有偿使用方式供应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各级政府要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考虑养老服务行业发展需要,做好用地规划布局。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可采取划拨方式,优先保障用地;对营利性养老机构,应当以租赁、出让等有偿方式保障用地,设置医疗机构的,可将在项目中配套建设医疗服务设施相关要求作为土地出让条件,并明确不得分割转让。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