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被白领们称为“办公室运动之王”——跳绳,因其随时随地提振身心而大受欢迎。那么,是否人人都可跳绳?有何注意事项?广东省中医院大骨科主任林定坤教授给出健康提醒。
“百利唯伤膝” 要正确运动
无论是简单便捷的有绳跳绳,还是能电子计数的无绳跳绳,不少人都会在办公室或家里放上一副跳绳,随时利用零碎时间运动。
跳绳作为一种有氧运动,的确对心肺功能、肢体协调性、肌肉骨骼等大有裨益。但也有人担心跳绳容易导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林定坤表示,从半月板的损伤机制来看,负荷过重和旋转运动是引起半月板损伤的重要原因。而在正确的跳绳姿势下,膝关节整体受力以一个很轻的屈伸力为主,对半月板的挤压力较小,亦不会出现膝盖的旋转运动,因此跳绳引起半月板损伤的概率并不大。
留意运动过程中的身体反应
如何判断跳绳是否引起膝关节损伤?林定坤提醒,要留意观察运动前后以及运动过程中自己身体的反应。
如果已经坚持跳了一段时间,没有出现过膝盖咔咔响、疼痛等症状,或是在之前参与剧烈运动的过程中,从未出现过膝盖不适的情况,那么大概率不属于盘状半月板,膝关节情况良好,可以选择跳绳作为日常运动方式。
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膝盖不适,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到医院做磁共振等相关检查。如果属于盘状半月板等情况,那么建议暂时尽量不要选择跳绳、爬山等膝盖负荷较大的运动。
注意四点 降低运动风险
地面要柔软 跳绳时尽量选择平整且具有一定弹性的地面。若在室内瓷砖地面或户外水泥地上跳绳,可垫上瑜伽垫,缓解落地时对膝关节的冲击力。
姿势要正确 绳子适宜的长度以对折绳后脚踩中心,绳柄末端与腋下齐平为佳;手腕离髋关节一到两拳的距离,用手腕摇绳子,手腕在体侧画圆;起跳时,前脚掌着地,膝盖微微弯曲,身体保持正直;起跳高度不宜太高,落地尽量轻踮。
劳逸要结合 跳绳中途如果感到疲劳,要及时停止,短暂休息后再进行跳绳,以免在过度疲劳的状态下跳绳导致扭伤。对于刚开始跳绳的人来说,运动量应循序渐进,切勿急于求成。
结束要放松 跳绳后注意拉伸放松,以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疲劳感。
(摘自《羊城晚报》 文/林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