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代表履职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心有所守 行有所当

——记云南省玉溪市人大代表唐文娟

■ 张兴富

“当选人大代表以来的履职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人民给予我的不仅仅是‘人大代表’这份沉甸甸的重任,更是为民服务的崇高使命。只有时刻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做到‘心有所守’;胸怀责任之心,走好履职之路,才能做到‘行有所当’。”云南省玉溪市人大代表唐文娟深情地说道。

学习不辍,提升履职能力

今年42岁的唐文娟,是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教育体育局的一名教育工作者,自当选为玉溪市人大代表以来,她对如何当好代表的学习和思考就从未间断。谈起她的履职故事,唐文娟深有感悟:“不断地学习,让我进一步解放了思想,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做到了不当‘门外汉’、不说‘外行话’。”为了吃透相关政策,已经工作多年的她又重新当起了“学生”,从政治理论、代表履职知识、法律法规到时事政治、社会生活、人文历史,凭借超人的毅力和勤奋,她“啃”下了一本本专业书籍。唐文娟在实践中也非常重视思考总结,向其他代表学习全局性思维和发言技巧,俯下身子去一线调查研究,并结合工作经历不断地改进履职方式。五年间,唐文娟先后参与城市更新改造、杞麓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滇中引水工程建设等重大项目的专题调研和集中视察,对市情、县情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在审议发言时,她不仅敢“开口说话”,也坚持“说真话”,用数据佐证、“用事实说话”,做到发言有的放矢 。她还结合多次参加专题视察和集中调研的成果,精心打磨出一份份高质量的议案和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行有所为,积极建言献策

2000年,怀揣着教师梦的唐文娟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中学教师,在三尺讲台上俯身耕耘了八年时光。2008年7月,唐文娟被调到通海县教育体育局工作。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来,她一直关注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唐文娟认为,人的发展离不开心理的健康发展。而由于学业压力等因素,中小学生作为心理发育还不成熟的特殊群体,抑郁、自卑、厌学等群体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作为人大代表和教育工作者,她尝试把代表履职和德育活动有效结合,推进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活动融合的探索。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保持乐观、坚强、自信的心态。唐文娟多次展开调研,组织开展学生心理测评与筛查,寻找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与治疗的困难和问题所在,并向玉溪市卫健委和玉溪市教体局提出医教结合共同呵护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代表建议。玉溪市教体局和玉溪市卫健委就该建议曾多次与她进行沟通,积极推动与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合作。经过多方不懈努力,2021年,玉溪市教体局与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成功签署了合作协议,建立起玉溪市青少年心理问题医教结合的联动工作机制,为学生打通了心理问题干预的绿色通道,让青少年能够及早得到干预和治疗。看着曾被心理问题折磨的孩子健康快乐地重回校园,唐文娟深深地体会到代表履职的成就感。“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这是我对一名人大代表‘行有所当’的诠释和理解。”唐文娟说。

担当尽责,做好本职工作

唐文娟认为,“每一个岗位,都是一副担子;每一个职务,都有一份责任。”她始终坚持本职工作与人大代表履职应该相辅相成、统筹兼顾。当选人大代表以来,她从未缺席各级人大组织的各类会议和相关活动,忠实践行了人大代表履职担当的铮铮誓言。

到县教育体育局工作后,唐文娟负责指导全县70多所中小学开展德育工作,还肩负着与兄弟单位沟通协调的任务。她定期组织学校为参加中、高考的考生作考前心理减压服务。每年秋季开学时,她组织部分学校开展公益“青少年心理团体辅导”。唐文娟尝试将心理咨询的知识与技巧和德育活动有效结合,先后为纳古中心小学、秀山中心小学等学校开展心理学讲座和青少年心理团体辅导。在她和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通海县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师德师风、法治教育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德育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

“今后我会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履职能力,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努力做一名无愧于组织、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自己的人大代表。”回首硕果累累的履职之路,唐文娟语气坚定地说道。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