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代表履职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让戏曲文化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

■ 金不换

“加大对豫剧丑角艺术人才的培养和保护”“在鹤壁设立中国戏曲丑角艺术节” “呼吁文艺团体常态化下基层,持续擦亮‘牛派艺术’这张名片。”……作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我围绕戏曲文化传承、宣传推介鹤壁、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多次提出建议。

扎根基层 深挖感人故事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脍炙人口的唱词出自豫剧牛派经典《七品芝麻官》,是我的保留曲目。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我提交了“让戏曲文化为乡村振兴铸魂”的建议,提出“文化工作者应该到农村第一线体验生活,扎根基层、挖掘基层党员事迹,创作真实的人物,让积极向上、正能量的优秀剧目占领农村市场,最少保证每个村庄每年能看上一场大戏,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让戏曲文化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事业。”

我带领团队到淇县灵山街道大石岩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挖掘村党支部书记徐光“退伍不褪色、退休不退志,放弃省城舒适生活到贫瘠荒凉的山村带领乡亲脱贫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事迹,创作出了深受观众喜爱的豫剧现代戏《大石岩》,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激发了士气,鼓舞了斗志。时代需要徐光这样的党员,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舞台上演好脱贫攻坚中党员干部们深入基层的事迹,在传统上融入创新,用文艺形式讲好脱贫攻坚故事。

积极代言 助力乡村振兴

戏曲文化工作者应该在“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基础上,通过“戏曲进乡村”演出,正能量、多角度地宣传中国广大农村的新时代风貌,助力乡村振兴。

把艺术精品送到群众身边的同时,我还十分关注民生,利用自身的影响力积极提升鹤壁农副产品的知名度。我积极响应鹤壁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助力乡村振兴、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以送戏下乡的形式搭建网上销售平台,帮助群众解决农产品因疫情滞销问题,“七品芝麻官”成了“带货”主播,上演了一幕现实版的“七品芝麻官卖红薯”。

危难时刻 彰显代表担当

2021年7月下旬,鹤壁遭遇一场百年不遇的暴雨袭击,市区及各县区严重内涝,乡镇农田房屋被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河南省人大常委会、鹤壁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发出致各级人大及人大代表的防汛救灾倡议书,倡导各级人大及各级人大代表把防汛抗灾救灾、安定受灾群众、促进灾后重建作为当前工作重点,通过献爱心送温暖、捐款捐物等多种形式,为受灾群众排忧解难。

汛情急如星火,灾情就是命令。我放下手头工作,第一时间捐款2万元,积极协调300万元抗洪救灾物资,帮助群众渡过难关。我多次带领市豫剧院到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慰问演出,为灾民们带来了欢笑,让他们暂时忘却洪水带来的伤痛,增强了大家抗洪救灾重建家园的勇气与信心。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就要履行好代表的职责。作为一名来自文艺战线的人大代表,我将和广大文艺工作者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代同步伐,吹响奋进号角,扛牢时代使命,把更多的精品奉献给人民群众。

(作者系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鹤壁市豫剧牛派艺术研究院院长)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