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于 庚
“我们就是要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解难事、办实事,把党和政府更多的温暖关怀送到群众心坎上,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如意的生活!”
——这是一个郑重的承诺。
律回春渐,新元肇启。山西省人代会如期而至。每年省人代会公布的省政府民生实事,都格外令人期待。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惠及民生。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增进民生福祉,2023年山西省政府对17项民生政策进行提标扩面、动态调整,坚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惠民力度只强不弱、民生实事只多不少,“集中精力办好12件民生实事”成为2023年重点工作之一。
“民生福祉的改善,实实在在落在每一个人身上”
“政府工作报告为人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提供了一个亲民的‘路线图’,众多民生工程的实施让人民群众享受的公共服务越来越周到。文化送戏下乡、发展教育事业、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涉及到老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涵盖了全省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葛水平代表的肺腑之言,说到了很多代表的心坎上。
代表团审议现场沉浸在热烈、萌发、温暖的浓厚氛围中,代表们纷纷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既是成绩单,又是路线图。聚焦民生福祉“拼责任”,用一组组数据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向全省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饱含着民生温度。
“报告中单独成段阐述‘提升人民健康保障水平’,‘12件民生实事’中又提出在人流密集场所配置1000台自动体外除颤器,为紧急医疗救护争取黄金时间,这些涉及人民健康的工作安排让我深受鼓舞、倍感激动。”作为一名基层医疗战线的人大代表,孙平莲代表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万家忧乐放心头。临汾霍州市师庄乡党委书记朱瑞华代表更是有着切身的体会。“2022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我们师庄乡冯南垣村对乡亲们的深情嘱托,我至今仍记忆犹新。如今,我们这个小山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大棚蔬菜、富硒小麦、年馍加工等产业发展起来了,初心讲堂、农家餐厅、小吃街、窑洞民宿、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已逐步建设就绪。返乡创业发展的村民聚起来了,小山村的欢声笑语多起来了,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了。”
“民生福祉的改善,实实在在地落在每一个人身上。”张吉福代表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这一条条定量、细化的民生清单,彰显着“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的鲜明导向。
“通过积极建言献策,为群众解决更多实际困难”
人民群众在就业、增收、教育、医疗、托育、养老等方面还有很多期待和需求。代表们也纷纷结合实际各抒己见,谈问题、找对策、提建议、话发展。
互联网智能时代,生活变得更加便利。然而,老年人群体却成为了“弱势群体”——尽管手握智能手机,却由于不会操作或者因失能等,导致处处受限。怎样使老年人适应智能时代、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已经成为一个民生问题。
蔡汾湘代表对此深有感触:“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出台相关措施,用个性化、精细化的服务帮助老年人、残障失能人士等跨过数字鸿沟、越过技术壁垒,特别是解决好老年人社保认证、网上预约、交通出行、智能扫码等涉老高频服务事项,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享受到智能技术红利,方便生活,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此外,为了让广大老年群体真正享受到舒适的生活,晋昕代表建议,采取“政府补一点,家庭付一点”的方案,通过适老化改造解决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诸多不方便,增强老年人生活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来自文水县南安镇杨乐堡村的马德茂,是一名基层代表,作为一名村干部,他尤其关心村民的医疗健康以及农村医疗卫生建设等内容,“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农村卫生院、医疗设施和专业人才配备等情况,提升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和应急管理能力,为群众解决更多实际困难”。
刘旸代表一边仔细倾听其他代表的发言,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重点,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他表示,太原作为省会城市,要充分利用优势,提升民政服务水平,做好民生兜底保障,抓好养老服务等民生实事。
“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张文玲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文旅康养、托育服务等服务业转型升级,抓好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等服务业提质增效,对家政服务提出新的要求。”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是生命全周期服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事关婴幼儿健康成长,事关千家万户,目前托育服务是婴幼儿照护的主要服务形式。”乔香平代表表示认同。
来自民营公司的企业家代表王渊表示,将在落实12件民生实事过程中,积极贡献民营企业人的力量。同为民营企业家的张晋花代表也郑重许诺,将认真履行好人大代表职责,深入基层、恪尽职守,充分发挥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勤勉努力,把企业做好做强,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全省发展贡献更多力量,为父老乡亲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作为一名农村工作者,朱继尧代表表示:“切实把农村工作做到百姓心坎上,促进乡村振兴,要积极发展产业,结合乡村实际,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开展村办企业、因地制宜发展‘特’‘优’产业,打造特色农业重点产业链,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朱瑞华代表信心满满:“将认真学习领会本次会议精神,结合师庄乡实际,抢抓机遇,脚踏实地,把冯南垣村打造成山西省乡村振兴的样板村,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向前奔跑、向好发展,一次次落实举措的讨论,是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破解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难点和痛点,更是惠及民生和以人为本共识的达成……
话成绩心潮澎湃,提建议各抒己见,谋未来豪情满怀。喜悦与振奋盈怀,担当与责任铭心。代表们表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