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近日,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分别赴河南、陕西等地,就当地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执行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情况开展突击检查,结果发现企业普遍存在超标排放、生产台账弄虚作假、监测数据造假等违法违规问题。
【点评】问题是工作的导向,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治理形势,一方面需要生态环境部门的干部持续加强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的学习,切实消除“专业赤字”“本领恐慌”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并有效地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生态环境一线监管人员要强化责任意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作为一线的执法者,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多深入实际了解实情、多盯死角、多扫盲区,依法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张厚美)
“常回家看看”入法价值如何彰显?
【话题】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第二中学校长庹庆明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三章社会保障中增加一条:国家实施陪护假制度,用人单位应当给予作为赡养人的职工陪护假;有关部门制定具体办法,陪护假期间视同出勤。
【点评】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观念在更新,法律也应该与时俱进。要想彰显“常回家看看”入法的实施效果,法律就应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补充,加强对老年人权益的保障和支持力度。
“父母65周岁子女享陪护假”的建议,其最终目的并不是约束个人,而是为了从整体上推进对老年人权益的保护。“常回家看看”不应该是高不可攀的愿景,也不应该是有心无力的期盼。期待有更多既具操作性又具人性化的措施出台,彰显“常回家看看”入法的价值,让所有老人都能够安享晚年。 (王志顺)
(3.21法周刊8版 微评)治理污染要多些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