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法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L

杭州立法守护13万公顷湿地

立法长廊

IFACHANGLANG

本报消息 《杭州市湿地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填补了浙江省杭州市在市域层面为湿地系统性立法的空白。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杭州拥有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及人工湿地5大类湿地,面积达13.43万公顷,湿地保护率达63.6%。

条例首先厘清了家底,明确杭州对湿地实施分级管理和名录制度,将湿地分为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目前,杭州共有7处省级以上重要湿地,如杭州西溪湿地、萧山湘湖湿地等。而重要湿地以外的是一般湿地,包括市级湿地、县级湿地和其他湿地。

“一般湿地占杭州湿地总面积的96.77%,其中不少是珍稀、濒危物种的繁殖地和栖息地,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杭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黄旼看来,条例的实施是为了补齐“更短的那些板”:“从制度设计来说,去年施行的国家湿地保护法侧重保护重要湿地,而一般湿地也同样需要保护,因此有必要在地方立法权限内细化相关制度。”

杭州市林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杭州对纳入湿地保护范围的湿地(重要湿地除外)实行生态保护补偿,补偿标准为20元/亩/年。截至目前,首笔2400万元补偿金已落实到位,主要用于湿地保护相关的生态修复、资源监测、巡护管理、宣传教育、规划编制、生态补水等方面的支出。

合肥将老年助餐服务纳入地方立法

本报消息 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强老年助餐服务的决定》于2023年4月26日起施行。这是合肥首次将老年助餐服务纳入地方立法,着力推进覆盖城乡、布局均衡、方便可及、多元主体参与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建设,满足老年助餐服务需求。

根据决定,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优化老年助餐服务布局,综合考虑辖区老年人口规模、就餐需求、服务半径等因素,在城市社区建设“10分钟就餐服务圈”。决定对养老助餐服务点的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人口基数大,65周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超过14%的街道(乡镇)、社区(村)应当建设老年食堂;已建成居住区应当通过购置、置换、租赁、改造等方式补齐短板;原则上应当设置在建筑物一层,不得设置在地下空间,确因条件限制不能设置在一层的,应当设置在三层以下并设有无障碍电梯或无障碍坡道等。

决定还对老年助餐服务补贴提出要求。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老年助餐服务补贴制度,落实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的建设和运营补贴,根据老年人经济困难程度等情况适当给予就餐补助。对符合条件的老年助餐服务机构,落实税费减免和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价格优惠等政策。鼓励引导慈善组织、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志愿者等支持老年助餐服务,符合条件的依法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邵阳“小快灵”立法破解饮用水安全难题

本报消息 《邵阳市农村集中式饮用水安全管理若干规定》将于2023年6月1日起施行,这是湖南省第一部规范农村集中式饮用水安全管理的地方性法规。

据邵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毛学雄介绍,该法规旨在推动解决城乡居民喝上清洁安全水的问题,全文共设10条,不设章节,短小精悍,条条管用。

水源地保护是确保饮用水安全最重要的环节。《邵阳市农村集中式饮用水安全管理若干规定》重点作出三个方面的规定:对饮用水水源地实行一源一策管理制度,纳入河湖长制管理范围;对水源水质超标严重、难以完成达标整治、经净化消毒后仍超标的水源地,应当予以替换或者撤销,并采取开发新水源地、就近联网供水等办法,保证持续稳定安全供水;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进行常规水质指标监测,县(市、区)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农村集中式饮用水进行卫生监督,对出厂水、末梢水进行水质监测。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