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WENSUDU
新闻速读
本报消息 国家医保局、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印发了《2023年医保领域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在全国范围开展医保领域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工作。
方案明确,将对“假病人”“假病情”等欺诈骗保行为进行重点打击。具体从三方面着力:一是聚焦骨科、血液净化、心血管内科、检查、检验、康复理疗等重点领域。二是聚焦重点药品、耗材。对2022年医保结算费用排名靠前的重点药品、耗材基金使用情况予以监测,其中药品包括人血白蛋白、阿托伐他汀、硝苯地平、复方丹参片、脑心通丸等,耗材包括血液灌流(吸附)器及套装、磁定位治疗导管、血液透析滤过器等,对其他出现异常增长的药品、耗材等,也予以重点关注。三是聚焦虚假就医、医保药品倒卖等重点行为。对异地就医、门诊统筹政策实施后的易发高发违法违规行为,也专门提出工作要求。
公安部交管局
治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
本报消息 公安部交管局近日召开全国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现场会,部署各地深入推进农村交通安全责任体系、协同共治力量、劝导管理模式、隐患治理机制、交通安全文化“五大建设”,以现代化治理方式破解深层次难题,全力为农村群众出行创造良好道路交通环境。
会议提出,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要以责任体系为根本点,用好交通事故深度调查机制,压实县乡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责任;以力量建设为关键点,加强农村地区交警中队规范化建设,推动劝导员与农村护路员、农机服务员、乡村振兴队等力量融合发展;以劝导管理为发力点,在重点交通违法劝导管控上再加力,创新方式方法推动工作提质增效;以隐患治理为切入点,推动交通事故预防向事前转型,针对事故易发多发的路口路段实施优先治理、精细治理;以宣传教育为落脚点,针对“一老一小”、务农务工等群体持续开展宣传教育,推动普及农村交通安全文化。
山西
出台重点产业链奖励政策
本报消息 山西省工信厅、省财政厅近日制定《重点产业链培育激励方案》,未来3年,将聚焦产业链企业培育、关键环节招引、协作配套强化、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四大领域,从山西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统筹安排资金,对重点产业链培育给予支持,最高奖励3000万元。
山西支持“链主”企业加速成长为具备强大综合实力的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更好发挥带动作用。对认定为省级“链主”企业的,给予认定奖励100万元。认定当年,“链主”企业产业链年度营业收入达到一定数额则按相应档位给予奖励,最高3000万元。
2022年以来,山西全力实施全产业链培育工程,推行“链长制”。全省首批精心筛选了特钢材料、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风电装备、氢能、铝镁精深加工、光伏、现代医药、第三代半导体、合成生物等10条产业链,选取20家“链主”企业,以及一批创新能力较强、成长性较好的“链核”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培育。
宁夏
完善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机制
本报消息 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印发《关于健全完善政府购买民政领域社会工作服务机制的实施意见》,健全完善政府购买民政领域社会工作服务机制,进一步提升民政基层服务能力。
意见明确,各级政府是购买民政领域社会工作服务的主体,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且由财政拨款保障的群团组织,不得作为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主体。依法成立的企业、社会组织(不含由财政拨款保障的群团组织),公益二类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以及具备条件的个人可以作为政府购买民政领域社会工作服务的承接主体。
意见从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社会事务、慈善志愿服务等5个领域明确了购买民政领域社会工作服务内容,要求各地重点围绕低保对象、城乡特困人员、老年人等困难群体、特殊群体,个性化、多样化组织购买社会工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