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滏阳东 (河北)
参观武强年画博物馆,《豆选》《选举》这两幅20世纪40年代末的木版套色年画,牢牢地吸引了我的目光。
“大河村小学校,有男有女有老少,站凳讲坐凳听,大家畅意自由唠,李永福张德林,选甲选乙盘算好,白碗碗黑豆豆,妇女认真在投票。”这是年画作品《豆选》描绘的20世纪40年代末解放区选举场面。尤其是画面中“为人民服务”“认清豆看清人,好人里头挑好人”的标语,令人过目不忘。《豆选》构图丰满,色调鲜明,把严肃的主题表现得红火热闹,欢乐喜庆。
另一幅年画作品《选举》,描绘的是选举人民代表填票的场景。画面中,屋外门墙上方悬挂“人民代表选举大会”红色横幅,放下锄头的男女群众聚集门前,围桌伏凳,拿着选票,有的看,有的问,有的填,有的投,还有位老妪请人代写,男女老幼,站坐伏蹲,各具情态。
《豆选》《选举》的作者分别是顾群、力群。是两位战斗在解放区的艺术家响应“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与武强郝云浦、张福旺、任大黑等顶尖年画艺人合作的成果,是诞生于战争年代的革命新年画的优秀作品。
所谓豆选,是说受压迫的农民文化不高,当选举人民代表时,因不会写字,只好在被选举人座位后面放一只空碗,若有人选他,则在其背后碗中放一粒大豆,谁的豆多,谁当选。
《豆选》《选举》是深刻反映劳动人民翻身当家作主历史画面的优秀作品。艺术展示了翻身人民在建立民主政权中认真行使自己的权利,选举出自己满意代表的场面。而且,这两幅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突出了妇女的参选地位。一是画面中妇女形象众多,二是妇女在画面中处于视觉中心位置。《豆选》中,正在向碗里认真投豆的是一名妇女。《选举》中,撂下锄头伏凳填票的是中年妇女;弯腰垂询请人代笔的是位老妪,画面左侧着黑衣正在向罐中投票的也是妇女。两幅年画作品突出表现妇女参选,聚焦妇女解放地位提高的社会重大变革,具有深刻的含义。
武强年画起于宋元,鼎盛于清康乾,是中国六大传统年画之一,以其产出地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得名。诞生于革命年代的新年画,把严肃的革命主题与传统年画的娱乐性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将革命化、民族化、大众化融为一体,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即使在战火纷飞和年画物资十分匮乏的1946年,仍创作了11种年画,销售近40万份,《豆选》《选举》等新年画,随着华北几大解放区连成一片和大军南下,发行量迅速扩大到全国各地。新中国成立后,《豆选》等作品推向世界,为宣传新制度新社会新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向世界精彩展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