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全过程人民民主之花”绽放庭州之高质量发展篇

以法治力量全面护航高质量发展

■ 本报记者 师彦才 通讯员 张大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一片昌盛吉祥之地。

1月6日,位于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电缆产业园二期项目建设现场一派忙碌景象,施工人员正在为早日建成西北最大的数字化电线电缆集成研发制造创新基地而全力冲刺……

“五一”假期,位于阜康市的天池景区接待游客7.52万人次,较2022年同比增长900%,实现旅游收入3761万元,较2022年同比增长900%……

6月6日,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农业产业园传出隆隆机声,一条日加工原粮220吨的全自动面粉流水生产线稳定运转,工人们在原粮进口处和包装车间有条不紊地忙碌……

一串串数据、一个个场景,清晰勾勒出昌吉州高质量发展的生动脉络和轨迹,而这背后是昌吉州人大常委会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将人大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发展质效、以法治力量全面护航高质量发展的精彩写照。

法治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疆是个好地方。打开新疆地图,你会看到一块形似翩然起舞的蝴蝶的图案,她就是位于天山北坡的昌吉州,壮美丹霞、浩瀚沙漠、逶迤湿地、广袤草原、雪山雾凇、湛蓝湖泊组成她的轮廓和身体。

全域旅游是推动文化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抓手。如何更好发挥人大职能优势,盘活旅游资源,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摆在昌吉州人大常委会面前的一道时代课题。

近年来,昌吉州相继出台了《江布拉克景区保护管理条例》《昌吉回族自治州全域旅游促进条例》《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传统村落保护条例》,以法治方式促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2021年5月1日,《昌吉回族自治州全域旅游促进条例》实施。条例对昌吉州各级政府引导和扶持旅游与文化、体育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法律保障。

“条例的出台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很明显。”昌吉州人大代表、新疆西域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新萍说,条例实施后,阜康市积极争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充分调动投资主体积极性,不断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开发高端民宿、冰雪温泉等旅游新产品,丰富景区至城区旅游业态多样化布局。同时,阜康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条例贯彻落实,常态化开展检查视察、工作评议、专题询问,通过人大监督助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提出建设“八大产业集群”,涉农产业集群占了一半。昌吉州围绕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规划布局,坚持全产业链发展路径,集中力量打造棉花(棉纺织)、葡萄及葡萄酒、肉牛肉羊、牛奶、现代种业、粮食、猪禽、加工番茄八大产业重点链,形成“8+N”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工作推进格局。

“昌吉州制定出台的地方性法规中,《昌吉回族自治州优质农产品生产条例》篇幅最短,虽然只有24条,但实施效果很好,为我州建设农业标准体系、技术服务体系、农产品监管体系和绿色基地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昌吉州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建新表示。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2022年,昌吉州人大常委会在全疆率先制定立法后评估办法,对《昌吉回族自治州优质农产品生产条例》《昌吉回族自治州全域旅游促进条例》开展执法检查和效果评估,把法治作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方式,进一步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营造“如鱼得水”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我们是从山西招商引资来到阜康的,短短10年,从一个小焦化厂发展到现在的企业集团,资产从4亿元增加到50亿元,产值从5亿多元提高到60多亿元,这得益于阜康良好的营商环境。”阜康市人大代表、新疆泰华集团总裁刘玉明以亲身经历为阜康市营商环境“点赞”。

营商环境是水,企业是鱼。小溪小塘养小鱼,大江大河养大鱼,给企业一片水洼,其生存也会成问题;给它一片海洋,就可能有“鱼跃龙门”的那一天。坚持以法治引领和护航高质量发展、大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这既是广大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共同期待,也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责所在。

2020年4月9日,昌吉回族自治州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关于加强营商环境建设的决定。决定提出“推进包容审慎执法,除涉及重大事项和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事项外,行政执法应当推广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等非强制性手段,实行‘一指出、二督改、三处罚’包容审慎监管”。

根据决定要求,2020年9月开始,昌吉州先后出台《昌吉州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昌吉州市场监管领域违法行为从轻处罚清单》《昌吉州市场监管领域违法行为减轻处罚清单》。其中,《昌吉州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结合昌吉州实际,特别是围绕发展夜间经济,针对小食品摊贩部分轻微违法行为设定的免罚事项属全国首创。

“两个月前,我们因为在婴幼儿乳粉货架摆放了有特殊医学用途的商品,被阜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因为是轻微违法,又是首次发生,所以免予处罚。我们立即整改,今后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阜康市一家大型超市经理范某称,免予处罚让企业切实感受到了人性化执法的温度。

5月12日上午,玛纳斯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以“优化营商环境 提升服务效能”为主题的专题询问会,并首次将专题询问会“搬进”电视演播厅,让痛点堵点曝光在“聚光灯”下。在这场特殊的“考试”中,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先后抛出9个问题,围绕城区道路限速标识设置、消费者权益保护、乡镇食品卫生安全检查、企业安全生产检查频次、应急演练业务指导等问题对部门负责人发问。

玛纳斯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局长何保林说:“通过这种形式和内容,倒逼和督促市场监督管理局在食品安全、消费者举报投诉等各项工作落实职责,让群众满意。”

邀请329名人大代表参加调研检查,对市场主体、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发放执法检查调查问卷1600多份,收集意见建议500多条……昌吉州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主任韩冬兵告诉记者,截至2022年,昌吉州人大常委会连续三年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执法检查,广泛邀请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参与,注重倾听来自人民群众的声音,促进问题查找得更准、意见提得更实、措施更有针对性。

“最多跑一次”事项达98%以上,网上可办率达99.44%,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全疆第一,2022年全州新增市场主体1.7万户,总量达14万户……这一串串数字背后,正是昌吉州持续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最好注脚。

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5月29日,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工作人员在湿地核心区进行日常巡护时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彩鹮的踪影,据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马鸣介绍,这是首次在新疆发现彩鹮繁殖巢群。

“这几年,我们村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村民的增收路子多了,村里的文明新风浓了,连外来的游客都说在这里生活幸福指数高。”玛纳斯县兰州湾镇八家户村东接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西临玛纳斯河,是名副其实的“湿地水乡”,不少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据了解,设立于2011年的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此前面临着“管护涉及面广,涉及行政主体多,工作协调难度大”“管理机构无执法权限,增加了湿地公园日常监管的成本”等问题,亟需一部行之有效的法规予以解决。

“《新疆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保护条例》的实施,解决了湿地公园管护执法权限的问题。”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负责人告诉记者,玛纳斯县委出台了《玛纳斯县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生态文明考核办法》,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潜绩”考核指标,真正形成了纳入盘子、资金投入、干部考核的良性机制,使湿地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与恢复。

湿地面积从9万亩扩大到了17万亩、彩鹮繁殖巢群、群众端上“生态饭碗”……生态之美,得益于生态之治,玛纳斯湿地公园是昌吉以法治方式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的一扇“生态窗口”。

“昌吉生态环境脆弱,在经济换挡的关键阶段必须以更大力度保护生态环境,以生态文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牵引力。”昌吉州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表示,要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特点和优势,以法律武器治理污染,用法治力量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和区委州委的部署要求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准东开发区作为国家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是新疆和昌吉州新型工业化主战场,肩负着带动昌吉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责任。近年来,该开发区产业体系渐具规模,落地项目主要为化工、冶炼、煤化工等,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灰渣、粉尘以及噪声等,对当地的动植物、水环境、空气质量造成了一定影响。

面对准东生态治理难题,中央环保督察组于2017年提出了“准东生态环境薄弱,应当加强准东开发区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的立法工作”要求。

2019年11月1日,新疆首个开发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昌吉回族自治州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颁布施行。

据昌吉州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介绍,条例明确了准东开发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制定的宗旨、依据和适用范围;确定了承担开发区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的主管部门、开发区其他机构以及昌吉州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职责;明确了准东开发区管委会与周边吉木萨尔、奇台、木垒等县级政府的区域联动工作机制;将开发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了大气、噪声、固体废物、建设、排污、自然保护等方面的管理措施。

“颁布施行开发区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对协调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保障资源开发、生态治理、民生改善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准东开发区管委会主任任建品表示。

6月1日,一组来自准东开发区环境保护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至5月,准东开发区空气优良率同比增加2.3%;重污染天数比率同比下降8.1%;PM2.5浓度同比下降13.4%;PM10浓度同比下降14.8%;氮氧化物浓度同比下降19%;一氧化碳浓度同比下降9.1%。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