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建议追踪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代表持续发声 群众“乘”心如意

——浙江省温岭市人大代表关于优化公交线路的建议办理小记

■ 本报通讯员 张雅楠

“我建议镇政府要向市级相关政府部门再争取一下,将距温峤镇一站之远的8路、24路公交车都延伸到镇内,并适当调整15路、20路公交车线路,缩短行程,减少乘车用时,提升公交出行效率。”

“桐山片没有公交终点站,只有大溪镇过来的402路公交车,402车子小,班次长,乘车人员多,群众普遍反映坐不上,我建议在桐山片增设一个公交站点。”

“江厦片的情况跟桐山片差不多,线路中段的群众普遍存在乘车难的情况,尤其是在出行高峰期,建议灵活安排车次,在高峰时段适当增加车辆。”

2020年3月27日,在浙江省温岭市温峤镇人大组织召开的公交一体化民主恳谈会上,温岭市、温峤镇两级人大代表展开热烈讨论,并提出意见建议30余条。

“城市里有的,咱们农村都有”,城乡一体化带来的改变早就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优质、安全的出行环境是群众最迫切的期盼,城乡公交一体化作为公共交通向农村延伸的重要形式,也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抓手。

时间回到2018年,当时的温峤镇 还没有全面覆盖公交车线路,温峤东部区块顶着市区的名,却没有市区之实,只有7路和15路两条公交线,终点设置在温峤镇入口处,根本不能解决全镇百姓的出行问题。民有所呼、我有所应,2018年年初,在温岭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多名来自温峤镇的市人大代表围绕“延伸公交线路至温峤区块”提出了建议,市人大代表柳永亮提出了《关于发展城乡客运一体化 公交惠民共享的建议》、市人大代表李雪琴提出《关于优化城市新区温峤区块公交线路的建议》。代表的建议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在2018年3月7日召开的大会议案建议面商会上,市镇两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市人大代表们一起商定将6路、20路公交线路延伸至温峤镇内,至此温峤群众的“公交梦”终于有了盼头。

为进一步推进建议的办理和落实,提出建议的市人大代表会同市交通运输局、道路运输管理局负责人,多次实地勘察公交线路,确定终点站选址,研究完善通行方案。同时,温峤镇人大高度关注该建议的办理情况,在确定延伸方案后,多次组织辖区内市、镇人大代表监督镇政府落实终点站延伸工作,扫清终点站建设施工障碍,尽早实现通车。

“出门搭上公交车,安全快捷票价低,农村人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啦!以后我们进市区办事、看病都方便了!”2018年8月4日,第一辆公交车缓缓驶入站点,第一次在家门口登上公交车的村民们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在此之后,代表们持续倾听群众心声,主动为完善温峤镇公交系统运营建设献计献策。2019年,随着城乡公交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温峤镇内城乡公交线路增至4条,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大大增加。回望当初,线路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落后,城市、城乡公交衔接不畅等问题相当突出,代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就有了故事开头的一幕。

2021年1月5日,由温峤镇原工量刃具市场改造完成的公交车站开始试运行,标志着温峤镇已经基本形成镇区城市公交覆盖、各片村城乡公交覆盖的镇域公交一体化网络。为推动公交网络进一步完善,代表们持续关注收集民情民意,在2023年年初的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王玲素提出了《关于恢复大球环线双向通行的建议》,再次得到了市交管部门的重视,并很快作出调整与落实,获得群众普遍赞誉。

代表们表示:“我们会常态化关注,持续助推交通网络更加健全,让‘便利’的车轮驶进群众心里,让广大群众‘乘’心如意。”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