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 安 (山东)
我叫辛安,是山东省济南市的一名普通市民,经常参加市民巡访团活动,因为我勇于发言,积极表达看法,于是被推选为市民巡访团的团长。市民巡访团是市文明办领导和管理的公益性群众组织,代表广大市民对文明创建工作进行监督,是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党委、政府联系广大市民的桥梁和纽带。 今年6月29日,我作为市民代表,受邀参加了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停车场建设管理开展的一次专题询问。后来,我还陆续参加了人大对公安交警部门落实专题询问问题整改情况的督导检查、落实推进情况督导检查的部署会。我真切感受到,这次专题询问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问到了“要害处”,政府部门答到了“点子上”,做到了“真问、敢问、会问”。
真 问
询问会上,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范立山第一个发起询问:“我市还有不少老旧小区,这些小区的停车难怎样解决?”这一问题抓住了当前许多市民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既是个热点,又是个难点。我代表市民询问:“我市的道路临时停车免费时间是15分钟,但是全国许多大城市免费时间是30分钟,老百姓感到15分钟比较短,有些事情办不完,问一下发改委领导,能不能调研一下15分钟是不是短?能不能延长到30分钟?”这个问题,问到了当前广大市民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反映了群众的心声。以上问题,都代表人民群众来问,不搞虚的、假的,一语中的、切中时弊,真真切切体现了一个“真问”。
敢 问
每名询问人本着对人民尽责、对政府尽心、对民生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态度,坚守人大代表的职责使命,代表人民直面问题、敢于直言、敢于说真话、说实话,不回避问题,不躲避问题,敢于唱“黑脸”,其目的就是说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如此次询问,有的委员提出“停车场日常监管和执法不严格、不到位的问题”,有关部门作了回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雷天太补充说:“大家普遍反映,特别是医院停车难,到底是规划不到位,还是监管不到位?”“齐鲁医院如果说是历史遗留问题,省立医院东院几乎没有停车位,到底是谁的问题?”这一连串“毫不留情面”的发问,让现场与会人员切切实实地感到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认真履职、坚持原则、实事求是、直面问题的精神,真正体现了“敢问”,提升了询问质量,加大了询问的力度和厚度,问出了“深层次”问题。
会 问
询问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深入观察思考、深入体察民情,在掌握准确数据以及经过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社会普遍关注又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体现出询问的质量、水准和建设性。张世顺委员随机提问:“刚才有个数据,说车位设置比例是1:1.1,这个数本身是有疑问的,因为我是干技术出身的,有多少是放在居民区的?有多少是放在企事业单位的?大概只有7%基本是公共停车场。这种分布就可能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它不是一个简单总数的事。”这种发问是询问人在扎实的业务熟悉的基础上的发问,有数据、有实例,“专业的人问专业的事”,是在认真思考基础上的发问,体现的是“会问”。
专题询问会结束后,我收到和接听了数十起市民的微信和电话,他们通过电视新闻和各种报道了解专题询问的现场和后续推进情况,市民们对专题询问给予高度评价。值得一提的是,我在会上提出的30分钟内济南市区停车免费已开始实施,市民从8月10日就享受到这一政策红利。此外,我提出的我市部分停车路段和地下停车场没有设置停车标识问题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了有效解决,市人大常委会和交警支队邀请我进行了现场检查。
专题询问短短一个月后,我受邀参加市人大情况整改落实通报会,又听到了一些让市民高兴的新变化、真成果:在趵突泉等景区周边设置动态临时停车泊位700余个;开辟大明湖临时停车泊位300余个;在齐鲁儿童医院周边增设停车场诱导指示牌6块;新开及优化公交线路42条,填补公交空白路段74公里;开通试运行小巷公交线路8条;推动企业在管的道路停车泊位约2万个;部分道路夜间停车不收费,经测算每年让利群众500万元……
通过参与这次活动,我感受到了人大对民生工作一抓到底的恒心,感受到人大监督工作的力度、决心和信心。询问会不走过场,不摆花架子,对市人大下一步做好停车场建设管理专题询问的“后半篇”文章,更好地为老百姓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广大市民充满信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