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行政执法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新闻速读

工信部等5部门

共同推动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发展

本报消息 近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印发《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力争到2025年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

计划指出,力争到2025年,安全应急装备产业规模、产品质量、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对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聚焦重点应用场景,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广一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显著应用成效的安全应急装备,形成10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50家以上具有核心技术优势的重点骨干企业,涌现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50家左右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含创建单位),打造竞争力强的安全应急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

证监会

发布《行政处罚罚没款执行规则》

本报消息 证监会日前发布消息称,为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罚没款执行工作,推动形成执行工作合力,提升执行工作效能,证监会发布《行政处罚罚没款执行规则》。

执行规则共三十三条,根据执行工作各个环节制定具体规范:一是对案件调查审理阶段加强查找、发现当事人财产线索提出了明确要求;二是对不按时缴纳罚没款当事人进行催告督促、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以及退库的工作流程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三是对行政处罚法中,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可以暂缓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规定予以细化,从申请暂缓、分期缴纳的情形、申请材料内容、审查及批准程序等方面制定细则,增强可操作性;四是针对实践中问题突出、但法律规定不明确的“申请强制执行时限”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划分不同情形作出了具体规定。

证监会表示,将持续加大行政处罚执行工作力度,用足用好法律授权,强化执行监督,进一步提升执行质效,维护执法权威,切实服务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山东

实现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全过程可追溯

本报消息 据山东省住建厅消息,该省将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深入开展工程质量检测专项整治活动,规范检测行为,助推检测行业健康发展。

在日常监管方面,山东省将严厉打击出具虚假报告的违法违规行为,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实行倒查、延展检查。坚持三场联动(现场、商混站、检测机构),倒逼企业诚信经营,真检实测,坚守底线,履职尽责,同时加强行业信用管理。目前,山东省正全面推进检测行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按信用等级对检测机构实施分级分类监管,促使检测机构重视诚信建设,不断完善内部管控,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下一步,将继续运用信用评价成果,实行差别化监管,形成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长效机制。

除此之外,山东省还将进一步加强工程质量检测智慧化监管水平,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建立健全覆盖收样、样品制备、样品检测、数据上传、报告编制等质量管理体系,提升检测技术水平,实现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全过程可追溯。

辽宁

年内普遍建立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

本报消息 近日,记者了解到,辽宁省将行政裁量权基准的制定管理与建立行政执法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四张清单”制度统筹推进,确保到2023年年底前,全省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普遍建立,以更好保护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据介绍,通过制定行政裁量权基准,能够将具有一定弹性的执法权限、裁量幅度等内容进行细化、量化,该严则严、该宽则宽,推动行政处罚过罚相当、行政许可便捷高效、其他行政执法行为规范有序。

目前,全省已有41个省(中)直行政执法部门建立了行政裁量权基准,涉及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六类执法领域3000余个事项;全省市县级行政执法部门已建立的行政裁量权基准,涉及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确认等十类执法领域共9.5万余个事项。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