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综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助力职业教育“香起来”“热起来”

——安徽省宿州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情况纪实

■ 本报通讯员 王 博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日,安徽省宿州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召开联组会议,就全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开展专题询问,各有关部门负责人现场应询,为宿州全面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问诊把脉”。

调查研究,把脉难点找准方向

“当前,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宿州亟须高素质人才支撑,我市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市委关于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相关部署情况如何?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贯彻得怎么样?从人大角度发力助推这项工作十分必要、十分重要。”在年初研究确定专题询问选题时,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琳说道。

今年8月,宿州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先后深入宿州应用技术学校、工业学校、逸夫师范学校、皖北卫生职业学院、宿州技师学院、宿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座谈交流,详细了解全市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各方普遍存在重普教、轻职教现象。”“宿州工业学校、宿州逸夫师范学校、宿州应用技术学校都没有完成建设规划,影响了中职学校可持续发展。”“校企合作更多停留在将企业作为学生实习场所的层面上,在定制培养、订单式培养等方面实质性的合作不多。”调研中,多位中职院校负责人对调研组畅所欲言,讲真话、讲实话。

根据调研情况,宿州市人大常委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情况汇报、组织研究专题询问工作方案,汇总梳理发现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并围绕人大代表、中职院校、群众反映最集中最强烈的问题,研究提出了现场询问的7个问题。

较真碰硬,问出辣味询出担当

“现阶段,我市处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关键期,需要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工巧匠。我市采取了哪些措施吸引职业院校毕业生留下来?”宿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李欣率先发问。

“为吸引包括职业院校在内的毕业生留下就业创业,2022年市人社局牵头出台了《支持本地高校(含中专学校、职业学校)毕业生留宿就业创业若干政策(试行)的通知》(宿就〔2022〕3号)及相关政策的实施细则,分别从鼓励毕业生留宿就业创业、激励院校推荐毕业生在宿就业、支持在宿企业招用毕业生和拓宽服务空间四个大方向抓起,即从毕业生、学校、企业和社会四个方面统筹施策,防止人才流失、吸引人才留宿。”宿州市人社局负责人认真应答。

询问中,5名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列席会议的2名省市人大代表围绕“宿州市‘十四五’规划中推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安排情况”“加强顶层设计,持续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解决制约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如何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打造市域产教融合体”等问题,开门见山、直击焦点开展询问,市政府及市教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经信局等8个部门负责同志,针对问题不回避、不遮掩,谈政策、讲举措、作承诺,严肃认真作答,真正问出了辣味、询出了担当,有力地推动了相关部门改进工作作风、优化工作举措,为全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汇聚了强大动力。

“职业教育关系千家万户,是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以此次专题询问为契机,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高标准高质量开展职业教育高质量提升行动。”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晓宁说。

专题询问起点在问、重点在答,关键在整改、落脚在成效。宿州市人大常委会根据审议发言,结合前期调研收集的情况已制发审议意见,交市政府研究办理,要求在2个月时限内报告处理情况,形成询问、交办、跟踪、督办的工作闭环。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