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链培养乡村直播电商人才
■ 陈静波
当前,乡村直播电商人才链不足,制约了乡村直播电商的发展。需要多方携手,多角度加强人才培养工作。
通过技术培训、业务指导,帮助对电商有浓厚兴趣和基础理解的农民变成“拿得了锄头、玩得了直播”的乡村“网红”。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利用其在电商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优势,带动乡村直播电商的发展。引入外部师资支持,邀请电商行业的前辈能手定期到乡村指导和教学。
职校作为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重要机构,也需紧跟时代步伐,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增设与直播电商相关的课程,让学生掌握直播电商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职校可与各地乡村合作,共同开展直播带货实习工作,打造直播电商实操环境,让学生亲身了解乡村市场,并在实践中掌握直播电商的运营技巧和应对策略,为乡村直播电商储备力量。
应支持和鼓励MCN(网红经纪公司)机构下沉乡村市场,充分利用其在直播电商领域的专业经验,深入探究本地乡村市场,因地制宜制定市场拓展方案,量身定做业务发展策略,全力培育直播带货团队,健全培养各个环节所需的专业水平高、实践操作强的直播电商人才。
(据《经济日报》)
为“候鸟老人”托起稳稳的幸福
■ 钟 颐
“候鸟式养老”,顾名思义,就是离开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像候鸟一样“冬南夏北,寒来暑往”,旅游度假两不误,因此又称异地养老。得益于四通八达的基础设施,如今,越来越多经济和身体条件较好的老人过起“双城生活”,选择“潇洒走一回”。
当老年人收拾行囊、跨越南北,旅居产业的发展空间也由此变得广阔。一方面,对流入地而言,旅游产业链路长、涉及环节多,可以有效带动餐饮、交通、住宿等行业,拉动投资和就业;另一方面,这些高消费能力群体的流动,还能促进相关领域的省际协同。
然而,由于尚属新生事物,其质的提升还有较大空间。有鉴于此,部分城市也不妨顺势而为,做好前瞻性谋划。前不久,上海交通大学发布《2023中国候鸟式养老冬季栖息地适宜度指数》,今冬上榜前十名的城市依次是三亚、海口、琼海、广州、珠海、南宁、柳州、厦门、深圳、江门。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广东省占据4席,而江门由2022年的第24位跃居第10位。在城市之间的竞争迈向“多维竞争”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吸纳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做好相关服务的监管和规范,继而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值得深入研究。
有人说,对于老人而言,冬天与春天之间,可能只差了一张票。但“他乡”成“故乡”的距离,显然不止于此。
(据《南方日报》)
让公共图书馆拥有多种“打开方式”
■ 陈 雪
现代图书馆诞生在中华大地上的一百多年,也是公共机构存藏古籍的一百多年。如今,许多人将公共图书馆视为图书借阅室,甚至自习室,而实际上,图书馆同博物馆、美术馆一样,有文物存藏和展示展览的功能。因为古籍不仅是可供人们阅读研究的文献,还是必须收藏保护的文物。目前,学界公认的解决古籍“藏”与“用”矛盾的重要方式,就是古籍数字化。近些年,“中华古籍资源库”举全国各地收藏单位与个人之力,不断“上新”,共发布了古籍影像资源超10.3万部(件)。古籍数字化是文明传承的必由之路,更是需要徐徐图之的文化工程,需要全社会赋之信心、细心和耐心。
其实,公共图书馆还有更多“打开方式”。例如,许多图书馆都开设了少儿阅览室,提供专业的少儿阅读指导,推荐优秀童书;首都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开放“馆外阅览”,在家就可免费使用大量数据库;仅今年一年,国图就上线了10万册电子书,可免费在线阅览,读者还可以免费在线观看权威学者的讲座课程……在知识付费大热的今天,公共文化机构里还有很多免费的优质文化资源,等待着人们去关注和使用。
我们也期待,公共文化服务将进一步优质化、均等化,为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提供更多公共文化基础设施。
(据《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