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民主治理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衡阳市石鼓区:做优做细服务 推动养老变享老

■ 王 铭 罗 虎

养老服务事关千家万户,关乎民生福祉。近年来,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着力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强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做精做细家门口养老服务,抓牢抓实安全底线工作,破解有效供给不足、服务质效不高等问题,不断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速增效

上午11点,角山镇敬老院的厨房里一派繁忙景象。洗菜切菜、煮饭炒菜……烟火气升腾,幸福味浓郁。已是88岁高龄的唐奶奶腿脚不便,暂时下不了床,她的饭菜由护理员送到了房间。老人夸赞道:“这里的饭菜可口,服务人员有情有义。”

今年以来,石鼓区投入60万余元对角山镇敬老院进行提质改造,置身舒适安全的养老环境,老人们的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困难群体中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是养老服务的“刚需”对象。石鼓区每年投入资金用于购买基本养老服务,从生活层面到精神层面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今年,已累计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供照料服务1072人次,时长达1.7万余小时。

激活社会力量,发挥市场作用,为石鼓区居家和社区养老的专业化、一站式服务提供了源头活水。潇湘街道与养老企业合力打造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从设施的适老化设计入手,在精细管理、温情服务方面下功夫,为老年人提供多种养老服务。韩奶奶因糖尿病导致视力下降,原本开朗的她变得不怎么合群,晚上经常睡不好觉。护理员发现后,就在床边陪她入睡,还鼓励她多参加活动。慢慢地,老人的笑容多了起来,也爱说话了。

为了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速增效,石鼓区今年投入600余万元建设中心敬老院项目,投入3000余万元建设石鼓区明德智慧化养老设施项目,还建设了设有全托、日托及医疗服务中心的佰善养护院项目。为了建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该区出台养老服务人才激励办法,明确养老护理员入职补贴、岗位补贴标准,按照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5个等级分别给予相应补贴,用心用情满足老年人的期盼。

多元化供给完善家门口的养老服务

“床边安装了护栏,卫生间更换了马桶,地面铺设了防滑地胶,我再也不担心摔着了。”家住合江街道七里井社区的王奶奶提起适老化改造带来的便利,满是欣慰。

为了给老年人营造一个更加安全、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石鼓区加大财政投入力度,2022年以来,对1473户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安装了紧急呼叫器、运动传感器、智能睡眠带等设备,有效避免独居老人发生意外后无人处置的问题。

老年人助餐服务是关系老年人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今年7月,石鼓区采用“政府牵头整合+社会力量参与+企业公益资助”的模式,打造石鼓区基层社工站“长者食堂”,以送餐助餐为切入口,推动家门口的助餐体系建设。“长者食堂”一开业就受到老年人的欢迎,除了送餐上门,每天还要接待100多位老人在店里就餐。

在角山镇旭东村,“党建+养老+农村邻里互助”的养老模式受到老年人欢迎。村“两委”将闲置民房改造成养老互助中心,配齐休闲、娱乐等功能设备,安排服务人员开展助餐及关爱服务,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乐享晚年。

据石鼓区民政局局长王小果介绍,为了满足更多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需求,石鼓区积极整合辖内养老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推出助医、助洁、助浴、助行、助餐等多元化养老服务,让居家养老更贴心、更便捷。2021年以来,累计上门服务老年人3.6万余人次。

坚守养老服务机构安全底线

石鼓区认真反思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短板与不足,动真碰硬推进养老机构安全隐患整治,从消防安全、设施建设和维护、安全培训等方面入手,抓牢抓实安全底线,守护好服务对象的生命健康安全。截至目前,全区8家养老机构均建立安联网站点,完成消防系统升级。

石鼓区强化制度保障,编密织牢安全网,制作统一的台账模板,规范养老机构消防安全记录、24小时值班登记、护理员巡查登记、厨房安全登记、食品留样登记等工作,切实提升服务质量。指导各养老机构加强消防安全培训、护理员技能培训、电梯应急培训,增强员工对安全事故的防范和处置能力。

据王小果介绍,石鼓区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在各养老机构悬挂风险分级管控告知牌,详细列出风险等级、风险类型、风险区域、危险源、管理措施和责任部门,并以分片联点责任制加大检查力度,处处提防风险、时时查找隐患,让老年人的生活有温度、有品质、更安全。

(据《中国社会报》)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