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法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立法长廊

广东

立法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消息 3月1日起,《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正式施行。条例是全国首个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省的专门立法。

当前广东在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工业用地缺乏保障、亩均效益不高、技术引进受制、招商引资机制不畅等诸多现实问题,制约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必要通过立法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和要素瓶颈,推动广东省制造业规模和发展水平持续保持全国领先。

条例遵循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改革引领、开放融合、创新驱动、区域协调的原则,以地方立法促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共包括6章44条,涉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链条的各个方面,也进一步明确了发改、科技、工信、市场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的任务和职责。

吉林

强化陆生野生动物保护

本报消息 近日,《吉林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吉林省保护野生动物工作进入依法治理新阶段。

条例完善了陆生野生动物保护举措。包括营造陆生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环境、加强人工繁育机构疫病防控、加强对商品交易市场的监管等。同时,条例明确提出,省人民政府陆生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东北虎、东北豹、丹顶鹤、梅花鹿、中华秋沙鸭等珍贵、濒危的陆生野生动物实施抢救性保护。

条例强化了陆生野生动物安全管理。规定有关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陆生野生动物与人冲突应急预案;鼓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开展陆生野生动物致害赔偿保险;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陆生野生动物主管部门加强对放生活动的规范、引导;增加对境外物种管理的规定。

南宁

建设区域性国际会展城市

本报消息 近日,广西南宁市人大常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通报《南宁市会展业促进条例》的有关情况。条例共四章三十三条,已于2024年3月1日正式施行,这标志着南宁市会展业迈入法治发展的新阶段。

条例融入南宁特色,将“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壮族三月三”民族节日等特色节庆与南宁城市会展形象紧密结合并入法入规。

条例以促进南宁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为主要内容,如支持要素资源向会展业聚集,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建立会展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会展业;鼓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鼓励发展绿色会展等。

条例建立重大会展活动实施保障机制,特别是针对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要建立城市服务保障机制,保障会展活动正常进行。

苏州

洞庭山碧螺春茶保护有法可依

本报消息 近日,《苏州市洞庭山碧螺春茶保护条例》对外发布。该条例经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经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将于2024年9月1日起施行。这是江苏首个关于茶叶的立法项目。

条例涵盖建立茶园保护制度、完善品牌保护机制、加强茶产业扶持力度、促进茶文化保护传承等内容,作出7个方面27条规定,覆盖洞庭山碧螺春茶种植、制作、销售、监管全流程。

苏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解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覆盖面问题,条例规定开发洞庭山碧螺春茶数字化管理系统,为茶叶提供“身份证”,实现洞庭山碧螺春茶数字化、可追溯管理。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