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深圳人大晒出年度“施工图”助力经济向好

■ 李舒瑜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广东省深圳市人大工作的着力点在哪里,有哪些前瞻性的布局?

近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工作要点出炉,明确并细化了市人大常委会新一年工作的“施工图”和“时间表”。市人大常委会今年工作紧紧围绕中央、省委和市委中心工作展开,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 助力深圳经济向好、产业向新、民生向暖。

为前海河套发展提供强有力法治保障

前海、河套是深圳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和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为这两个平台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是今年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的重点。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是粤港澳大湾区中唯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合作平台,承担国家赋予的重大使命。当前,《深圳经济特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条例(草案)》立法工作正在加速推进当中,通过立法协商、座谈调研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不断优化合作区深圳园区管理体制、开发建设、创新环境、法治环境等方面的制度设计,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被称为前海“基本法”的《深圳经济特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条例》今年将进行修改,旨在对标国际通行规则,突破一些现行的法律法规,赋予前海更多探索空间,为我国在更高起点更深层次推进改革开放,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加大新质生产力的立法供给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关键支撑。深圳如何发挥优势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向新?市人大常委会加大了新质生产力的立法供给。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深圳前瞻布局了20+8产业集群。在此基础上,市人大常委会将制定《深圳经济特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促进条例》列入今年立法计划,全力破解产业发展痛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巩固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竞争优势。

新质生产力,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灌溉。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将修订《深圳经济特区创业投资条例》,完善“募投管退”生态,着力解决募资难、投资难、退出难等突出问题,支持创新创业创投持续蓬勃发展。

《深圳经济特区国有土地供应管理条例》《深圳经济特区职业教育条例》等法规也列入今年立法计划,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土地、人才等方面法治保障。

对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开展执法检查

人工智能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首部人工智能产业专项立法——《深圳经济特区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自2022年11月实施以来,效果如何?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对该条例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破解制约法律实施的“中梗阻”, 推动人工智能在深圳高质量发展和全方位各领域高水平应用,努力创建全球人工智能先锋城市。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今年深圳市人大常委会还将对实施了近6年的《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急救条例》开展执法检查,对《深圳经济特区特种设备安全条例》和《深圳经济特区学前教育条例》开展立法后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推动法规更好落地实施,也为下一步法规的修改和完善打下基础。

(下转第二版)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