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其红 (西藏)
在网络概念中,“e”人代表着外向,善于与他人互动;“i”人代表着内向,善于独立思考。具体到人大工作中,“e”人代表在参加审议或讨论时善于结合生活案例,运用生动的语言为民反映急难愁盼问题;“i”人代表则不善言辞,参加会议、调研需要其发言时只能进行简单陈述,引起共鸣效果较差。结合基层人大工作经验,笔者发现,不管是“e”人代表还是“i”人代表,所反映的问题都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诉求,大多“i”人代表因性格内敛、表达能力较差,对于想反映的问题不知道该如何表述,所提建议也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导致建议难以落地,继而影响代表履职积极性。
人民的呼声就是人大代表的指示灯,想人民之所想,说人民之所愿,是人大代表的职责所在。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一直以来都是基层人大的工作重心。因此,笔者认为,基层人大在保持“e”人代表履职积极性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倾听“i”人代表的声音。比如,人大相关负责人要利用下乡蹲点、专题调研、执法检查等契机,与基层农牧民代表谈心,了解其履职情况和真实想法;每月足额给农牧民代表发放补助等,有力保障人大代表尤其是“i”人代表在生产生活中联系群众的积极性。
具体来说,调动人大代表中“i”人的履职积极性应抓实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升代表意识。通过召开人大工作会议,评选“优秀人大代表”,宣传优秀代表履职经验,让更多代表意识到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从而激发其为民履职的热情。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基层人大要多形式、有重点地组织代表对党的方针政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府工作重点等内容开展学习,围绕如何提出好的议案、建议,如何进行审议发言,如何开展好会后履职活动等内容加强代表履职培训。三是改善履职环境。基层人大要重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强化代表建议办理面对面答复工作力度,破解承办单位重答复、轻落实的现象。建立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尽快办理一批短期内可推动、见效快的建议,实时征求代表对办理情况的满意度,以调动代表履职的积极性。
此外,笔者认为,随着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不断发展,对代表履职和代表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层人大代表要珍惜自己的代表身份,不断提高履职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论是“e”人代表还是“i”人代表,都要通过书面或口头述职、集中评议等多种方式,主动接受选民监督,这样才能更好地站稳政治立场,履行政治责任,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展现新时代人大代表的良好风采。于地方人大而言,要高质量做好人大代表履职管理服务工作,调动起代表建言献策的积极性,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完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