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南宁场景”

■ 本报通讯员 宁建勇 岑耀南

帮助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调解邻里矛盾纠纷,收集立法意见建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新竹街道新竹社区站点(人大代表联络站和基层立法联系点)自2023年6月升级为南宁市人大常委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基地后,进一步发挥“竹声倾谈”工作品牌优势,使人民群众有事在家门口就能“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成事”。

这是笔者6月3日在南宁市人大常委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基地看到的一个样本。像这样具有同等标准、同样规范但又有不同特点与优势的基层实践基地,南宁市目前已经有100个。

这100个基层实践基地是南宁市人大常委会在全市693个站点全面开展深度融合标准化建设基础上优选升级建设而成,目前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民主实践的重要平台,以及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载体,成功打通了民主发展的“最后一公里”,使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在南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南宁人民不断获得更大的民主参与机会和当家作主的真实感、成就感、幸福感。

打造民主生活新空间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要在国家治理体系上让广大人民群众依法有序参与进来,更要在基层一线把人民至上的原则体现和凸显出来,使各族群众真正成为城乡全域民主实践生动图景的描绘者、亲历者和“画中人”。

南宁市江南区江南街道的新屋村五里道路由于地势低洼、排水设施老化,每逢降雨都会出现路面积水,影响居民出行且存在安全隐患,居民群众反映强烈。

江南街道五一中路片区实践基地为此多次组织代表开展走访调研,召集“两代表一委员”、村两委成员及村民代表专题讨论,形成了对新屋村五里排水设施进行改造的意见。该意见以人大代表建议的形式交由江南区人民政府办理。基地里的人大代表积极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将该改造项目纳入背街小巷提升工程,并公布政府办理情况,让办理过程接受群众监督。最终,该项目顺利实施,仅用30多天就彻底解决了路面淤积多、排水难、出行阻的问题,得到村民一致称赞。

这是江南区江南街道五一中路片区实践基地充分发挥“党建+基地+”工作机制作用,充分整合利用现有民主议事、定事、办事机制,由基地里的人大代表牵头,聚合各界力量,通过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方式,用群众智慧解决群众问题的一个例子。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诸如青秀区新竹街道新竹社区实践基地的“竹声倾谈”、良庆区良庆镇蟠龙社区实践基地的“蟠事代表说”、西乡塘区民族团结实践基地的“谢大姐暖心屋”等工作品牌,都在解决基层群众烦恼事操心事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下转第二版)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