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民主治理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北京市西城区——

民主协商立标准 九成难题基层解

■ 鲁 畅

近日,北京市西城区陶然亭街道里仁东街5号楼电梯加装工程顺利竣工,年过花甲的居民张扬接过期盼已久的电梯钥匙,笑得合不拢嘴,“都说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个难题,我们按‘规矩’商量着就把问题解决了!”

作为全国首个基层民主协商标准化试点,西城区以此为契机探索建立并实施基层民主协商标准体系,把协商摆在决策之前、决策之中,让民之所望成为政之所向。标准体系实施两年多以来,西城开展协商活动9000余次,从有事“要”商量到有事“会”商量,96%的议题在社区层面得到解决。

里仁东街5号楼为六层建筑,建成于20世纪80年代,大多数居民对加装电梯充满期盼。然而,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牵扯多方利益,如何快速达成共识、推进项目成为摆在社区党委书记张学燕面前的难题。“怕的就是花了钱、费了力,群众不买账。”张学燕说,社区决定就此议题开展议事协商,先协商、后立项,充分考虑协商结果。

提前公示协商信息、组织议事协商会、形成协商结果、填写参与者满意度调查问卷……2023年4月15日,改造项目顺利通过全体表决,此后约70天,居民们又围绕如何优选实施主体、确定实施方案、筹资怎么解决等问题多次开展议事协商,保证项目高效推进。

西城区委社会工委委员、区民政局副局长贾冬梅说,居民议事协商的过程之所以快捷高效,是因为严格遵循了西城区制定的基层民主协商标准体系,“其中,《西城区基层民主协商指导手册》涵盖基本原则、协商程序、参与型分层协商流程及协商实践案例等,既有操作性又有实践性。”

据介绍,这套具有西城特色的标准体系,着眼于“协商参与度有待提高,议事协商程序有待进一步优化,功能发挥需标准引领,专业人才有待扩充”等问题,按照“谁来协商、在哪协商、协商什么、怎么协商”的思路建立,历时一年多编写而成,目前已在全区15个街道263个社区推广实施。

砖塔社区是金融街街道议事厅示范点,该辖区老旧楼房和平房较多,配套设施差、管理难度高,存在着很多历史遗留问题。为了让居民对社区议事厅产生归属感,砖塔社区按照标准体系中《基层民主协商议事场所配置基本要求》《社区议事厅管理规范》,以“线上+线下”方式向社区居民征集社区议事厅功能改造方案,通过打造居民自己的社区议事厅,调动社区居民参与协商的热情。

此外,针对老旧小区管理、堆物堆料、占用公共空间等热点难点问题,社区开展“月月有协商、人人会协商”的月协商活动,一个个急难愁盼问题和社区突出矛盾得以化解。

目前,在西城区15个街道,共打造社区议事厅示范点61个,独具特色的金融街街道“融声威斯‘听’”社区议事厅、什刹海兴华社区九榀咖啡馆议事厅等满足多元主体参与社区议事的协商场景;白纸坊街道建功南里社区“童声同议”搭建青少年儿童议事协商平台,引导社区少年儿童参与社区治理……

“‘标准体系’的建立,不仅大大地推进了社区议事协商常态化,更让居民们‘把事儿议透,将事儿做实’,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贾冬梅说。(据《新华每日电讯》)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