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史海文化 上一版   
上一篇

人大代表该有一股“硬气”

■ 张丽萍 (浙江)

我自2003年起连任四届浙江省平湖市人大代表、两届嘉兴市人大代表,自当选为代表那日起,我为民代言从不婉转,理直气壮中展现出人大代表该有的硬气。

为了一条公路,拿出勇气

平湖市乍浦镇自古是杭州湾畔的经济重镇,一条具有百年历史的07省道连接到平湖市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前,15公里的乍浦至平湖段是沿海片四个镇通往县城的必经之路。

“张丽萍,你当了人大代表,要关注一下乍浦到平湖的这段公路,往来车辆那么多,可路太窄了。”2003年,在我当选为人大代表的第一年,有选民向我提出这样的意见。

经过一番调研,我得知:由于路窄,早高峰时期,原本20分钟的车程,由于堵车,要花近一个小时,而且这一路段每年发生20多起重大交通事故。

于是,在2004年召开的平湖市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我提交了《关于拓宽07省道平湖至乍浦段的建议》,得到了48名代表的附议。

几个月后,平湖市交通局的答复让我有喜有忧,喜的是平湖至乍浦计划新建两条高等级公路,即将变成三通道,忧的是新项目不知猴年马月开工,老路何时能摆脱困境还未知。

政府既然有新项目,就不能拖,一拖可能就是几年,要刻不容缓地抓紧实施。在一次参加代表视察活动时,刚好是视察07省道改建工程,我在现场直言不讳,建议老的07省道也进行改造,至少有四车道,并且人车分流。

一年过去了,现状没有改变。我于是在2005年召开的平湖市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继续提交《关于尽快实施07省道平湖至乍浦段拓宽工程的建议》,有58名人大代表附议。语句不多,措辞更硬。希望政府重视重视再重视,希望在下次人代会召开前,看到行动。

2005年,新建项目由于资金、土地等原因受阻,原07省道平湖至乍浦段拓宽工程终于开工建设。

如今,转眼近20年,乍浦至平湖的三条高等级公路都已建成,回望过去,我仍然为自己身为人大代表作出的努力感到欣慰。

为了一个产业,付出锐气

服装制造是平湖市的传统产业,平湖是“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城”。我1996年开始从事服装制造业,从开始加工优衣库服装到后来又加工“ZARA”品牌服装。也因此,我对平湖服装业的起源、发展了如指掌,对如何擦亮“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城”这块牌子也有独特见地。

2006年,平湖服装制造出现了混乱现象,无证无照服装加工厂有上百家,消防不达标、招工不规范、质量不保证。我于是联合多名服装企业领域的人大代表在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整顿服装经营市场秩序的建议》。当时我就意识到,如果不加以整顿,发展壮大平湖服装这一传统产业,将成为一句空话。

我时刻关注整顿进程,建议政府疏堵结合,凡是通过改造达到要求的依法办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达不到要求的一律关停。并且积极动员服装企业招收关停企业下岗职工、不向无证无照作坊点下发单子。

2012年,我在调研中发现制造行业利润微薄,众多服装企业资本流向虚拟经济,出现民间高利贷,个别企业资金链断裂,造成破产,员工拿不到工资,影响社会稳定。我于是多次走访企业家,求助经济专家,深入思考,谋求对策,撰写了一千余字的《关于强化实体经济导向的建议》,建议政府引导企业家克服浮躁情绪,坚守实体求发展,要多渠道解决融资、减免困难企业税费,关注企业资金流向。

为了一个港区,拥有豪气

乍浦港即嘉兴港,是浙江北部的出海口和海上对外贸易口岸,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也是杭州湾北岸制造业基地的核心区域。我在担任嘉兴市人大代表期间,先后提出《关于要求理顺管理体制 加快嘉兴港区开发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快滨海新区开发进程的建议》。

2009年,在嘉兴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分团审议时,我面对嘉兴市市长等政府负责人,慷慨直言:嘉兴港区的管理体制分散、零乱,不利于统筹,不利于凝聚合力。建议政府加强协调,统一管理。不久之后,滨海新区管委会诞生了。

嘉兴港区具有良好的深水岸线和港口条件,我深知这是一块宝地,宝地就得珍惜。

2011年,在嘉兴市人大常委会视察海洋经济发展时,我又积极建言:一定要举全市之力,保障要素向临港产业倾斜;一定要高品位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定要有前瞻性,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一定要争取口岸开放,发挥海河联运优势。

有关部门负责人打电话约见我,想当面征求建议办理答复件的意见。我也毫不含糊地表达了我的意见:建议办理好不好,我身在港区能看到、能听到,比你们出具几页的书面答复强多了。

我当人大代表20多年,说起这些年的履职经历,令人感慨不已。但我深知,唯有立足人民,履职才有硬气。

(沈林妍整理)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