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擦亮“黄河之滨也很美”城市新名片之“人大印记”(三)

一个街道发挥代表作用的“算法”

■ 本报记者 李艳龙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脉动”,往往在基层更具“动感”,而“落点”于普通百姓“家门口”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常常能让人们“沉浸式”体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这其中,人大代表是“关键少数”,其作用发挥直接关系到百姓的“体验感”。

如何更好发挥代表作用,提升百姓的体验感和获得感?前不久,记者来到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银滩路街道采访,在促进代表履职工作中,该街道推出的一套“加减乘除”“算法”引起了记者的关注。“我们街道共有人大代表24名,其中市人大代表4名、区人大代表20名,已建成‘人大代表之家’1个、‘人大代表工作站’2个。”安宁区人大常委会银滩路街道工委主任唐亮介绍说。

“这套‘加减乘除’工作模式,具体而言就是,‘加速建议办理、减少履职盲点、乘势提档升级、除去工作弊端’。”唐亮说,近年来,该街道就是运用这个“算法”推动代表密切联系群众,让“家门口”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加可感、更富功效。

“加”速建议办理

在推动代表履职上如何做“加法”?唐亮介绍,在代表建议办理过程中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调研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从而不断提高代表建议办理质效。

“2023年3月,在街道消防部门办理区人大代表杨小宁提出的李家庄社区消防安全改造建议时,我们积极邀请省应急厅减灾中心专业人士现场指导,并提出了在巷道内设立微型消防站、为每家每户配备消防灭火器、在每个巷道口安装逃生指示牌等多项专业建议。”唐亮说,在专业力量的辅助加持下,该街道公共安全办对代表建议办理进行全过程跟踪问效,仅用3个月时间就顺利完成全部改造任务,大大提升了李家庄社区消防安全的预防和处置能力。

“减”少履职盲点

为减少代表履职盲点,银滩路街道人大工委以街道自行购置的一辆四轮电动车为载体,打造了1个“移动的人大代表工作站”。“在2023年11月开展的‘访民问暖’专项行动中,人大代表通过‘移动的人大代表工作站’深入各小区楼院,就采暖用户与供暖企业间存在的取暖费收缴减免、室温达标等方面矛盾纠纷,采取敲门入户的方式面对面协调化解,促使街道供暖问题投诉率同比下降30%。”唐亮表示。

“长期在教育领域耕耘的何瑞春、刘素坚代表,为密切联系群众,拉近与选民的距离,主动提议在石磊庄人大代表工作站设立教育咨询建议工作室,旨在为辖区群众提供就业择校、学业规划、青少年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唐亮说,在两位代表的帮助下,很多前往咨询的毕业生找到了大学及专业选择的正确方向,一些情绪不稳定的中小学生也得到了及时的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

“乘”势提档升级

“我们紧紧抓住新建、配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有利契机,同步在营门滩社区配套建设新的人大代表工作站,并在设计、装修阶段就统筹考虑代表工作站各建设要素,实现了代表家站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目标新要求。”唐亮介绍,该街道人大工委在代表履职“硬件”扩容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制度,激活“软件”能量。“我们健全和完善‘1234’代表接待日机制,即:每月确定1个接待主题,对照代表资源和群众需求两张清单,通过向群众、街区、代表三方收集民忧民困,实现接待流程、解决过程、记录查询、成效公示4个闭环,进一步密切代表和选民的联系。”唐亮说。

于宗让是银滩路街道辖区的一名创业青年,大学毕业后,于宗让就有返乡创业的想法,但迫于资金压力,两年来一直未能如愿。在代表主题接待日,银滩路街道人大工委安排金融领域的区人大代表马继军接待了于宗让。在向于宗让深入了解其创业思路、运营模式、发展规划后,马继军协调专业人士免费为其提供投资风险评估,科学指导其在创业之初尽可能规避风险,同时在马继军代表的协调帮助下,最终,于宗让获得15万元的小额贷款,促使其在仁寿山脚下办起了旅行营地,他的创业之路由此开启。

“除”去工作弊端

“我们的代表家站充分吸纳老代表、老党员、老乡贤等,目的就在于除去单一力量暴露出的弊端和短板,统筹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让基层治理模式更接地气、更务实管用。”唐亮表示。

“在去年底安置房分房中,因安置房源不足,加之拆迁跨度时间长,各社区拆迁时序不一致,分房主张不统一,就如何最大限度平衡绝大多数群众换房诉求,以实现稳妥有序分房,成为一段时期街道面临的一大难题。”在破解民生难题上,该街道代表家站的“合力”作用究竟发挥得如何?唐亮还原了一个棘手难题解决的过程。

2023年12月10日,该街道人大工委邀请下沉人大代表、辖区老代表、老党员、老乡贤开展以“以商求同,暖心分房”为主题的代表接待日活动,现场围绕“按拆迁先后时序分房”和“按每户过渡人数等比例分房”两种方案激烈争论。在充分把握事实和民意的基础上,经反复讨论沟通并交换意见,区人大代表、银滩路街道前庄社区党支部书记赵继瑜和区人大代表、兰州桃海汽车运输责任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照晨,以及往届老代表、银滩路街道联合总社理事长刘柏等提出:按照“由远及近,满足刚需、照顾特困”的分房策略,分阶段、分社区、分情况确定房源分配比例,在最大程度上照顾到不同社区、不同时间、不同项目拆迁过渡群众的利益诉求。

“代表们提出的分房策略进一步凝聚了思想共识,为街道稳妥分房提供了重要参考,助力街道顺利完成2007套安置房分配,涉及拆迁群众4195人。”唐亮说。通过数字看成果,在这场“分房”之治中,银滩路街道通过代表家站之“合”力,“分”出了安置居民的满意和心安。

从消防安全改造到供暖保障再到安置房的合理分配……在银滩路街道推出的“加减乘除法”的“算法”驱动下,人大代表躬身入局,推动人大制度优势以“看得见”的形式转化为“可感知”的治理效能。相信未来,在这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活图景还将不断映入眼帘、浸润心间。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