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 本
近日,一则关于海口汽车西站有人晕倒并成功获救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然而,视频中提到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需要免费扫码才能使用的问题,引起了公众的热议。
AED作为一种极为关键的急救设备,在关键时刻能够拯救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当生命遭受威胁,抢救生命的每一秒都珍贵至极。然而,扫码才能解锁这一“门槛”,却有可能在这生死攸关的瞬间变成一道阻断生命延续的“隘口”。
平心而论,加大对公共设施的保护力度确有必要。AED等急救设备若能随意打开使用,的确有可能被人拿出来玩耍,进而导致设备被破坏。设置微信扫码即开,假如有人随意玩耍和破坏,就可以根据微信扫码信息追查当事人的责任,这样一来,AED的安全性也能更有保障。
AED需要扫码才能使用,即使扫码无需付费,这样的设置也甚为不妥。不仅如此,在急救方面的其他任何附加程序都应该尽量减少或避免,不给急救设置任何前提条件和障碍,应该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哪怕急救设备多损耗一些、投入更大一些,也要确保急救更加顺利。
如此才能体现对生命的尊重,让更多人更加便于施救、敢于施救,从而提高急救的成功率。(据《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