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 上一版   
下一篇

生于斯土 强于斯土

■ 周 丹 (安徽)

在金秋十月,我们迎来了祖国75周年华诞。这是一个充满喜悦与自豪的日子,是亿万中华儿女共同庆祝的节日。每当这个时候,人们都会以各种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想用“生于斯土,强于斯土”这句话,来歌颂我们伟大的祖国,表达对祖国日益强大的自豪之情。

回望历史的长河,我们的祖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洗礼。从黄河文明的摇篮到四大发明的辉煌,从抵御外侮的不屈抗争到改革开放的春风化雨,每一次跌宕起伏都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生动写照。我们的祖先用智慧和汗水,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铸就了民族的脊梁。

“生于斯土。”我们生于这片土地,生于这片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土地。这里,有巍峨的高山,有广袤的平原,有奔腾的大河,也有宁静的湖泊。这片土地,孕育了华夏儿女,赋予了我们勤劳、智慧与勇敢的品质。

从小到大,我们在这片土地上成长,感受着她的温暖与包容。我们见证了祖国的日新月异。每当看到五星红旗在风中飘扬,听到雄壮的国歌声响起,心中总是涌动着一种自豪与激动。

“强于斯土。”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贫困落后到全面小康,从工业基础薄弱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科技落后到在诸多领域领跑全球,这一切都凝聚了无数中华儿女的辛勤付出与智慧结晶。

记得小时候,家乡的路还是泥泞的小道,坑坑洼洼。如今“四好农村路”,已经变成了宽阔的柏油马路。三月的桃花开了,七月的石榴花谢了,十月的柿子挂满枝头……宽阔的乡村道路上,满载丰收的村民们喜笑颜开。曾经破旧的房屋,如今也变成了两层洋房,共同勾勒出和美村庄的轮廓。河岸边,花草茂盛,一片欣欣向荣。村庄里,青砖、绿树、黑瓦、白墙一字儿铺开,呈现出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图。这一切的变化,都见证了祖国的强大与发展。每一次回到家乡,看到那些熟悉的面孔,看到那些熟悉的地方,心中总是充满着感慨与骄傲。

每年的国庆节,都是全国人民共同庆祝的日子。这一天,无论是在繁华的城市,还是在宁静的乡村,人们都会以各种方式庆祝祖国的生日。街道两旁悬挂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广场上播放着雄壮的国歌,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记得有一次,我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当国旗缓缓升起,国歌响起,那一刻,我的心中充满了激动与自豪。那一刻,我深刻地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是多么幸运与骄傲。那一刻,我明白了“生于斯土,强于斯土”的真正含义。

“生于斯土,强于斯土”,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声。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