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朱雪芬 陈兆帅
传统村落不仅是文化根脉的延续,更是乡愁的寄托和归宿。太湖山水之间,一个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徐湾村,曾因当年的开发需要,变成了鲜有外人到访的“无人村”。如今,这个20多年无人居住的古村正在迎来新生:修缮保护工作已全面启动,有望在明年上半年全新亮相。这一切的变化得益于人大代表建议的落地生效。
徐湾村,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香山街道西南部的叶山岛上,是苏州市第一批控制保护古村落之一。整个村落依山而建,绿树成荫,小桥流水,爬满藤蔓的砖瓦平房、二层小楼矗立其中。
吴中区人大代表、香山街道长沙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徐宏寅是土生土长的徐湾村人。“叶山岛原有西湾、徐湾、东湾三个自然村,徐湾村内保留着大量明清古建筑,建筑构架以圆作台梁式、穿斗式为主,多见‘攒金’造梁架,文物专家称之为江南原汁原味的‘土著’古村落。”徐宏寅说,自1996年拆迁以来,徐湾村一直处于待开发状态,原址现有建筑无人居住,很多房子破损严重。村内水渠、水塘、水井、废弃码头,以及石碑、石刻等历史遗存旧址荒废。
“徐湾村位于太湖青山绿水之中,地理位置独特。我从小在村里长大,看到它如今荒废的样子,觉得太可惜了。”徐宏寅在日常走访中常听到徐湾村原村民关于修缮保护古村落的诉求。在深入调研、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他在吴中区人代会上提出《关于对叶山徐湾古村落进行保护性开发的建议》。建议中描述:“叶山岛是通往太湖生态岛主岛——金庭镇的必经之路,是太湖生态岛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叶山岛在保持原有的自然风貌和生态环境基础上,对传统村落进行继承、保护、开发,焕发村落生机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徐宏寅建议,要从改善基础设施、加强环境整治、积极开发利用三方面着手,合理利用村落资源价值,以保护促发展,以发展强保护,努力实现活态传承,促进乡村振兴发展。这一建议被列入区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建议,得到了相关单位和部门的高度重视。
在吴中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等多方共同推动下,2023年7月,徐湾古村正式取得《西山景区叶山岛西岛生态环境提升保护工程》和《西山景区叶山岛西岛古村落修缮保护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2023年8月,吴中区政府香山街道办事处与苏州市园林集团正式签署项目合作协议。2023年10月,徐湾古村取得《关于西山景区西岛古村落修缮保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建议办理取得的进展令徐宏寅很兴奋:“这意味着徐湾古村的修缮保护工作可以正式启动了,即将走入属于它的下个时代,继续用别样的方式传承和延续江南文化。”
在相关部门的积极落实下,古村的面貌正在发生变化:原本崎岖的乡间小路进行了硬化处理,路旁种植了许多枇杷树、向日葵等景观植物,建起了古色古香的休闲长廊,地下管网铺设完成,破旧房屋正在修缮。
“目前,古村的生态环境提升工程已经全面完工,项目进入了第二阶段的施工,对房屋进行全面的修缮保护。”项目施工方负责人说,此次修缮力求保留古建筑的原有风貌,对于年久失修的民房,也采取原样修复的方式,能利用的旧石材都会尽量保留利用起来,努力还村民一个原汁原味的徐湾古村。
施工过程中,徐湾村原村民和徐宏寅成了工程的“监督员”。“大家时不时就会过来看看,项目推进到哪一步了,施工有没有遇到问题。”徐宏寅说,其间,吴中区人大常委会及香山街道人大工委予以密切关注和跟踪督办,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据介绍,预计今年年底,徐湾古村内建筑本体的修缮将完工,待明年上半年建筑内部装修完工后,这个曾经的无人村将全新亮相。
古村落的保护利用,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看到徐湾古村正在焕新,徐宏寅格外有成就感,他表示:“早在2013年,苏州就制定出台了《苏州市古村落保护条例》。此次徐湾古村的新生,正是对条例的贯彻落实,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