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 上一版   
上一篇

系统施策促宁静小区愿景照进现实

【事件】近日,生态环境部就《关于推进宁静小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向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十个部门和地方环境部门征求意见。

【点评】噪声污染不但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还会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心理、睡眠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为此,我国专门制定了噪声污染防治法,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在噪声污染防治体系中,社区防治是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出台的《“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推动建设宁静小区”,上述征求意见稿就是行动计划的配套文件。

建设宁静小区既需要通过小区自治解决内部噪声污染问题,又需要有关职能部门、监管部门切实履行职责,为宁静小区建设保驾护航。希望有关方面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在完成征求意见程序后形成正式文件,让宁静小区建设的美好愿景尽快照进现实。(海 凝)

选择“黑医美”被判部分担责也是一种提醒

【事件】近日,重庆市城口县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因医疗美容引发的健康权纠纷案件,判决消费者与美容机构各承担20%、80%的责任。

【点评】民法典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同时,消费者石女士未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做美容手术,未对案涉美容院的资质进行审查,未尽到审慎注意义务,对自身损害的发生也存在一定过错,理当承担一部分责任。法院判决案涉美容院承担80%的责任、消费者承担20%的责任,符合过错责任原则,既让侵权方付出了必要的责任代价,也让被侵权的消费者承担了部分责任。

重庆市城口县人民法院审结的这起案例再次提醒消费者,在医美消费过程中,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机构,看机构和执业人员有无相关资质,看医美设备和产品有无相关的质量证明,看机构的信誉是否良好。相关部门也应不断健全监管机制,加大对医美市场的监管力度,把“黑医美”逐出市场,规范医美诊疗行为,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安全、诚信、有序的医美市场环境。(李英锋)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