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最高法发布实质化解行政争议典型案例

本报消息 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发布第一批人民法院实质化解行政争议典型案例。

记者了解到,第一批案例涵盖了行政复议、行政登记、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协议、不履行法定职责等多个类别的行政行为。

此次发布的案例共5件。在苗某诉某市人民政府不履行行政复议法定职责案中,人民法院聚焦苗某等业主的实质诉求,帮助70余户业主解决交房和办证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在达某诉某县房产管理所房屋登记及达某诉斯某等人所有权确认纠纷一并审理案中,人民法院找准案件症结所在,通过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将协调化解工作贯穿案件办理全过程,从根本上解决涉案矛盾纠纷。

在吴某格等5人诉某市农村经济发展局、某省海洋与渔业厅行政登记及行政赔偿案中,人民法院深入研判行政争议的形成原因,积极主动向原告释明正确的救济途径,最终促成行政争议的实质化解。

在于某声诉某县农业农村局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案中,人民法院通过多轮沟通精准把握当事人实质诉求,聚焦案件实质争议,在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下合力化解纠纷,使得长期影响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争议得以圆满解决。

在赖某诉某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管理办公室房屋征收补偿协议案中,人民法院积极回应当事人的合理诉求,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的温度。

2014年,修正后的行政诉讼法将“解决行政争议”作为立法目的之一。据介绍,为更好落实该立法目的,最高人民法院持续细化完善行政争议实质化解相关工作举措。2021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推进行政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的意见》,将诉前和解、调解机制作为行政争议诉前分流的重要内容,推动行政争议实质化解。2021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行政争议多元化解工作的意见》,强调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明确了以多元方式实质化解行政争议的总体要求,以及行政争议源头预防、前端化解、诉非衔接、配套保障等各项具体内容。

2023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以及相关部委建立了“3+N”工作机制,有效统筹各方面力量,打通行政执法、行政复议、行政审判、行政检察等各类行政争议解决全过程链条,合力加强重点领域行政争议的预防和实质化解。

最高法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人民法院将进一步做实“抓前端、治未病”,落实“如我在诉”要求,强化诉讼释明引导,以“一案化解一事”为目标,切实降低“案-件比”,促进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实现行政审判质效新跨越,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