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近日,国家文物局与中央网信办联合部署开展相关违法违规内容专项整治行动,对网络短视频和直播中存在的涉嫌为盗掘古墓葬、倒卖文物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信息便利或帮助,以“寻宝”“探险”“天价”为噱头,歪曲考古工作价值、违法违规鉴定、误导公众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
【点评】“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国家文物局与中央网信办联合开展专项行动,督促网络平台强化落实责任,加强内容审核把关,规范相关重点短视频和直播运营服务,对于涉嫌违法犯罪的,要求网站平台配合执法部门,移送相关案件线索及信息。各地文物、网信部门应加强工作协作,畅通举报渠道,合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网络环境和舆论氛围。这一系列“组合拳”,彰显了依法严惩、决不手软的态度。
严厉打击以寻宝为噱头的非法鉴定行为,不是要“一刀切”禁止在直播间鉴宝,而是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线上鉴宝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秉承公益科普的态度,构建一个理性透明的线上鉴定环境,才能让线上鉴宝真正成为广大收藏爱好者信赖的服务平台。(胡欣红)
不让涉诈APP有任何生存空间
【事件】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反诈中心曝光,有不法分子盗用各类官方公开信息,假借政府、央企的名义制作出一批伪造“政府项目”的诈骗APP,欺骗用户投资APP内设置的虚假项目、实施诈骗,带来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包括“国计民生”“新时代城投”“中国南光”等。
【点评】近年来,网信、公安等部门不断加大对此类乱象的打击力度,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修订,则为涉诈APP治理提供了充分依据。
未来,如何精准识别APP设计方和相关平台“挂羊头卖狗肉”的伎俩,将监管和预警尽量前置,最大程度减少人们的财产损失,需要有关方面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应用市场平台应切实履行职责,从严上架审核,不给问题APP“开绿灯”;公众则须进一步提升警惕意识,谨记不明链接不点击、未知二维码不扫描、陌生网站不浏览等防骗常识,从源头上与问题APP划清界限。
打击治理涉诈APP,是深入整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重要一环。在反诈工作常态化的现实语境下,这项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升级打击能力、完善监测监管体系,期待各方积极打好配合战、协同战,帮助人们守好钱袋子,让公众无忧享受网络时代的科技馈赠。(韩韫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