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琳
近两年,不少城市试点老幼共托模式,一站式解决居民养老、托育问题。
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资源配置,既是对社会服务与照护模式的创新探索,又是积极应对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的务实举措。但也要看到,老幼共托试点刚刚起步,面临着平衡老幼需求差异、确保服务质量、培养专业服务团队等挑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要进一步平衡老幼需求,提升创新能力。比如,优化老幼共托场所的空间设置和代际互动设计,注重多功能性和灵活性,确保满足不同个体的多样化需求。
要培育更多“护理+托育”复合型人才,精准匹配老幼群体需求。老幼共托不仅要管老、小,更需要将两者需求兼容起来,专业要求更高。应结合行业发展动态,整合医疗、养老和教育资源,通过开展教育培养、职业培训等方式,培育更多复合型人才,满足老幼共托模式需求。
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事关千家万户。期待更多老幼共托新模式出现,提供周到专业的照护服务,为“一老一小”托起稳稳的幸福。(据《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