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广州人大为老城新活力下足“绣花功”

■ 杜 娟

广东省广州市,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建城史的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充满时代活力的超大城市。面对老城市新活力的时代命题,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城市工作重要论述及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保护传承历史记忆,不断提升城市品质,走出一条超大城市“绣花式治理”之路,以“绣花”功夫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助推老城市焕发新活力。

今年国庆假期,走进广州永庆坊,满洲窗、镬耳墙、麻石路映入眼帘,老西关气息扑面而来。新式茶饮、网红书店、新潮服装品牌、艺术展等多种潮牌的引入,让永庆坊成为“网红”地标打卡地,挤满了各地游客。

“永庆坊一期改造得很漂亮,也很热闹,但周边这些几十年的老房子,消防和卫生设施问题堪忧。”这是荔湾区十六届、十七届人大代表朱清英在走访恩宁路街坊时收集到的意见。历时一年多的调研、走访,深入了解永庆坊的历史和现状,充分结合群众意见,朱清英和11名市、区人大代表联名提出了《关于高起点推进永庆坊片区二期改造等工程 努力打造“老城市新活力”示范片区的建议》。

针对建议中提出的“城市有机更新及精细化管理”等意见,荔湾区住房建设园林局充分借鉴永庆坊一期改造的经验,坚持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在二期改造中更好地兼顾了历史人文、自然生态的传承及城市品质的提升。

名城保护、老城复兴,离不开制度建设和法治保障。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修订了《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并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总结提升了广州在国家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及近年来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方面较为成熟的创新经验,不断提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水平和质量。

如果把老旧小区比作一件衣服,穿着多年难免有磕碰磨损,那么微改造工程就需要像“绣花”一样,一针一线补齐民生短板。实际上,“绣花”这一比喻,体现的是对城市治理精细化的要求。

为此,广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制定《广州市绣花式城市治理规定》为精细化城市治理提供法治保障。规定明确,“绣花式治理”是指以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安全、环境等领域和环节,落实精细化治理的理念和要求,精准有效地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城市品质和人民生活品质综合提升。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