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花钱必问效 支出更高效

重庆市渝北区人大常委会在求变中强化财经监督

本报讯 (通讯员张双山) “确保刚需支出,不能留有项目支出硬缺口。”“要进一步对相关项目的绩效目标、指标设置进行科学梳理。”“原则上对新增项目实行从严控制,对相应的功能性项目进行合并调整。”……12月3日至4日,重庆市渝北区2025年部门预算公开评审会召开,对区教委、区生态环境局等8个重点部门的全口径预算予以专家评审。据悉,这是在区级部门预算项目评审全覆盖的基础上,继去年创新开展跨区域邀请评审专家对重点项目开展专家评审后,又一次邀请专家对重点部门全口径预算进行的公开评审。

“在去年创新的基础上,今年渝北区预算公开专家评审范围的转变基于以下原因。”渝北区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孙次宜介绍,以往年度预算公开评审以重点项目为审查内容,对部门整体工作谋划和支出绩效目标的审查深度存在不足。同一部门其他项目的“轻重缓急”次序难以得到科学合理确认,项目之间的绩效评价结果较为独立,不能充分反映部门整体绩效水平。同时,部分预算单位“零基预算”意识不深,执行不彻底。项目立项与预算编制未能对下一年度主要工作进行科学预测分析,往往依赖经验,缺乏长期和整体规划。此外,部分部门、单位存在未提前预留刚性硬缺口资金、同一项目内容在多个项目中分散申报等问题,导致年中预算调整数额较大,预算合理性、准确性没有得到保障。

“部门内部资金统筹协调力度不够的现实问题,促使我们决定对重点部门全口径预算探索公开评审,让专家为财政预算监督支招。”孙次宜说。

那么,渝北区今年的专家公开评审又有哪些新变化呢?

据了解,渝北区2025年部门预算公开评审通过审查重点部门全口径项目实现了评审范围的优化调整,既关注整体又突出重点。评审中,在部门陈述后,专家评审组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由专家评审组结合财政部门的初审情况和部门的陈述介绍,对部门所有预算项目逐一询问,就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合理性等提出询问,部门就问题逐一回答。随后,通过评审组合议、评审组投票、统计投票结果和核实评审结果四个环节,宣布最终评审结果。

此外,这次评审范围的变化还将促进各预算单位主动落实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主体责任,并倒逼部门提高预算编制水平,充分压减不合理、不必要支出,规范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帮助各预算单位编细编实预算,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坚持有保有压、绩效为先。”渝北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预算公开评审聚焦重大决策部署和单位主要职能,甄别2025年部门工作重点事项,对使用绩效不高、引导撬动作用不强、非必需非刚性的支出予以坚决压减,进一步深化各部门零基预算理念,为从源头上管好政府预算“钱袋子”奠定了基础。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