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暨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5周年之际,回想起我在地方人大常委会工作二十多年间,有许许多多人和事至今难以忘怀。这里用我亲历的两个故事,记录下这一串串“与党委同心、与发展同向、与民愿同行、与时代同步”的铿锵足音。
■ 魏显刚
故事之一: 推倒重写的报告
2004年5月,在筹备山西省潞城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时的一个晚上,市委常委会会议听取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草案情况汇报。作为报告的起草人,当我把报告的主题、框架和内容向领导汇报后,心里很是忐忑不安。时任市委书记李进军沉思了片刻,打破会议的寂静,他说:“听了这个报告草案,感觉对今年工作安排是有任务、没手段。执法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我建议今年人大开展监督工作时,充分发挥人大监督职能作用,依法用好监督手段。”在当时人大监督工作“深不得、浅不得、强不得”的问题面前,这番话犹如黎明前的曙光,驱散了我心中的迷茫,一条清晰的路径,瞬时在我眼前徐徐呈现。
于是,在当天夜里,我没有一丝倦意,伏案疾书,重新起草人大工作报告,围绕在执法检查中突出监督实效;在开展“一府两院”承诺公示中兑现力度;在引深执法责任制中突出两错责任追究……就这样,把市委常委会议精神一字一句全部融在了报告中。
5月14日,当人大常委会主任申靳红向大会作报告时,会场里响起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人大工作报告获得如此热烈的掌声,在我的工作经历中,这是第一次。
5月15日,李进军书记在人代会闭幕时就人大工作强调:各级党委必须尊重和支持人大依法行使监督权,主动为人大履职营造良好氛围;对于在其位不谋其政,贪赃枉法,不能依法履行工作职责的政府部门或单位负责人,党委要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任免权。
在这之后,市委先后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决定》《关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人大作用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加强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
在2006年召开的山西省委人大工作会议上,潞城市委被表彰为先进单位。
故事之二:
启动紧急监督程序
2003年10月6日,由我带队为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关于农村税费改革”等议题进行会前视察。在视察中发现,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反映的焦点是农村中小学生取暖经费没着落的问题。校长着急、村干部为难、乡镇干部发愁。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及时调整视察内容,把税费改革后的中小学生取暖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每到一处都要听取一次专题汇报。
同年10月23日,我在市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中发言,列举大量事实提出这一问题,建议政府尽快解决。会议结束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紧急启动监督程序,以监督回复卡形式向市政府正式提出书面建议,并明确下次常委会会议专题听取落实情况报告。
市政府接到督办卡后,迅速制定措施落实。10月30日,市长在下发的《关于切实做好全市中小学冬季取暖工作的紧急通知》上批示:只要乡镇、办事处机关有暖气,中小学就必须有,谁家出了问题,严肃追究责任。必须尽快采取措施,动员市直机关、民营企业捐款捐物,全面打响中小学校取暖保障“攻坚战”。11月25日,市政府召开校校通暖气工作流动现场会,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下拨专款50万元。
作为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的重要议题,市政府向常委会作的《关于农村中小学冬季取暖及安全工作报告》中表示:到11月底,全市80%以上的中小学通了暖气,基本实现了暖气校校通。针对政府的报告,12月17日至18日,我再次带队前往,进行为期两天的视察。在实地查看了一所所学校,看到学生们坐在温暖的教室里认真学习的情景,委员们悬了一个月的心终于放下来了,我也感到由衷的欣慰。
在这之后,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监督法实施意见、关于引深执法责任制的工作意见和实施方案、关于对专项工作报告进行满意度测评的规定……从制度上提供监督保障。
时光穿梭,岁月更迭。这两个故事虽然不尽全面,但无不真实地记录着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5年来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坚实脚步和辉煌历程。
图①:2018年6月26日,潞城市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召开,新任命人员进行宪法宣誓。
图②:2018年4月2日, 潞城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
图③:2017年11月24日,长治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在潞城市调研辛安泉水源地保护立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