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回顾2024年工作成效,前瞻2025年安排部署

省级人代会即将亮出各地人大工作“答卷”

本报讯 1月13日,福建、黑龙江、河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2025年人代会开幕。截至当日,全国已有30个省份公布了2025年省级人代会时间,大多省份将于1月中下旬召开省级人代会。

连日来,部分省份先后召开省级两会新闻发布会、吹风会,发布会议议程、介绍会议筹备情况,并简要回顾2024年工作情况,介绍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部署。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十周年。十年来,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尽责,积极担当作为,推动京津冀三地人大协同取得丰硕成果。”在河北省两会新闻发布会上,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郭红介绍赋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人大作为。

据介绍,在深化三地人大协同工作机制方面,三地人大已搭建起人大工作协同的“四梁八柱”,特别是2024年5月召开的京津冀党政主要领导座谈会,将三地人大、政协协同纳入工作机制,对人大协同发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协同立法工作方面,十年来,三地人大共出台各类协同法规约120部,随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京津冀协同立法工作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在协同监督工作方面,三地人大坚持将协同监督作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方式,认真落实监督协调、信息沟通、项目评估等工作机制,尤其是2024年10月召开的京津冀人大工作协同联席会第一次会议,首次将立法、监督等工作一体安排、一体推进,实现了从单项突破向整体推进的转变。

郭红表示,三地人大将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和职能作用,进一步找准人大在协同发展中的切入点和发力点,创造性开展工作,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贡献人大力量。

“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将于1月14日至1月17日在杭州市召开。”在浙江省两会新闻发布会上,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副主任李章军介绍,省人代会继续举行“厅长通道”“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厅长通道”于1月14日上午第一次全体会议后,邀请4名厅长,就政府工作报告和大家关心的相关问题,接受媒体集中采访;“代表通道”将于1月15日下午第二次全体会议前邀请7名省人大代表,就人大工作和代表履职问题,接受媒体集中采访。

李章军同时简要介绍2025年浙江人大在立法、监督方面重点安排。

在法治保障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方面,2025年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将围绕打造高能级开放强省和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文化强省、高水平生态省建设等开展立法。同时,省人大常委会将落实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人大基层实践决定,召开经验交流会,进一步完善体系架构、拓展实践路径、健全运行机制。持续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加强人大协商、立法协商,发挥立法研究智库作用;完善与旁听公民座谈交流机制,扩大视频旁听的代表联络站和公民范围;加强乡镇(街道)、开发区人大工作,更好发挥乡镇人大主席团、街道居民议事会作用;持续推进基层单元建设,总结推广县乡人大闭会期间民生微实事立办等做法。

“海南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于1月14日至18日召开。”在2025年海南省两会新闻吹风会上,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机关党组书记曹献坤介绍,2024年,海南省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省委部署和自贸港建设需要,积极发挥立法主导作用,更加重视立法创新,更加重视立法质量,更加重视运用自贸港法规制定权开展立法,先后审议通过省级法规和法规性决定33件、批准市县法规12件,其中,“小快灵”“小切口”立法17件,自贸港法规14件;重点加强了保障自贸港封关运作、推动四大主导产业发展、呵护生态环境、促进民生改善等方面的立法,有效发挥了立法引领、推动和保障改革发展稳定的作用,例如,认真总结国家近年调法调规授权事项实践经验,运用自贸港法规制定权制定邮轮管理、种子进出口管理、国际客船国际散装液体危险品船运输经营管理等法规,保障了自贸港政策的有效实施;通过立法引入商事临时仲裁制度、构建种业研发服务体系、全面禁止一次性塑料制品等被列为2024年自贸港制度集成创新案例予以发布。

承前启后,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在即将陆续召开的省级人代会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将详实向广大人大代表报告,请人民检阅。

(本报记者)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