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钟光惠 刘凌凤 郭京湖
“原本只是想读完小学就够了,现在才知道读书对娃儿影响那么大,政府这么帮助我们,肯定要读下去。”近日,四川省金堂县赵家镇阳河街社区居民徐婆婆感激地说。这背后凝聚着赵家镇人大监督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不懈努力。
“听”急难愁盼
地处龙泉山脚下的赵家镇,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家里的孩子通常交由祖辈或其他亲戚照顾。因缺乏有效的沟通和理解,留守儿童在情感、心理和行为上的教育存在不足。2023年年底,赵家镇人大组织人大代表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民生实事调研时,群众反映未成年人辍学、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等实际问题引起了调研组的重视。随后,赵家镇人大组织部分人大代表专题调研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并向镇党委、镇政府提出了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加强镇域未成年人保护等意见建议。
“督”跟踪问效
2024年,在赵家镇的80余名县、镇两级人大代表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全面监督镇辖区内幼儿园、小学、中学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对校园内外环境安全进行专题视察。同时,各级人大代表进“家”入“站”,开展留守困境儿童亲子活动,让留守的未成年人感受到来自人大的温暖。赵家镇人大督促政府制定时间表、任务书,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视察,3次听取相关工作报告,组织代表开展专题询问和工作评议……一系列举措织密未成年人保护关爱网。
“促”工作合力
在赵家镇人大推动、代表建议下,全镇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出台《赵家镇未成年人保护关爱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从机制体制上保障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规范有序运转。开展“‘赵’护青苗·温暖‘童’行”联谊活动,1名县领导、11名结对镇领导、18名结对镇干部、30余名县镇人大代表通过一张张连心卡,与结对儿童搭起连心桥。
未成年人宛如春日里绽放的鲜嫩花苞,满蓄着无限可能。赵家镇人大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护“未”朝阳、一路向前,直至这些稚嫩的幼苗成长为参天栋梁,撑起家国一片璀璨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