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六味斋的酱肉、杏花村的酒、宁化府的陈醋香又醇……37家“中华老字号”、51家“三晋老字号”,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寄托着山西“老醯儿”的满满情怀。立足“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的使命任务,如何让“老字号”续写“新传奇”、焕发新活力,成为所有老字号品牌的共同挑战。山西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三位省人大代表就推动老字号守正创新、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拥抱新时尚 书写老字号“不老”故事
■ 本报记者 赵 琴
“推动老字号品牌时尚化年轻化,实现价值更新,发挥其文化内涵并赋予其现代理念、更好融入现代生产生活,是老字号繁荣发展、持续焕发生命力的根本途径。”在谈及如何推动老字号品牌写出新故事时,山西省人大代表、晋城市阳城县旭昇陶瓷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研究员乔香平如是说。
2024年2月,晋城市阳城县旭昇陶瓷科技有限公司品牌“乔家窑”入选商务部等5部门公布的第三批中华老字号名单。作为“乔家窑”第十一代传承人,多年来,乔香平一直致力于珐华技艺的保护传承,让古老珐华融入现代生活,推动老字号开发时尚化产品,促进老字号焕发新活力。“一定要将这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发扬光大,打造‘永远年轻’的‘老字号’。”乔香平对记者说。
老字号承载着独特技艺和传统文化精髓,是传统文化和产业品牌的瑰宝,既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也有丰富的文化价值。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老字号的传承与发展,不断挖掘老字号潜力,加大老字号保护与支持力度。2024年,山西省商务厅等12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建立老字号保护体系、健全老字号传承体系、激发老字号创新活力、培育老字号发展动能4个方面提出若干条具体措施,旨在进一步挖掘老字号潜力,加大老字号保护与支持力度,助力老字号企业创新发展。
乔香平表示,“意见的出台为传承和创新发展老字号品牌指明了方向,面对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需求、新业态不断涌现的现状,老字号品牌如果不与时俱进,不创新迭代自身产品,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为此,乔香平建议,老字号品牌要对接时尚元素,捕捉年轻一代的爱好,开发更多蕴含传统文化、富含时尚元素、符合时尚消费观的年轻态产品,唤起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跨界融合发展,联合文创品牌等实现跨界互动,开发文化创意创新产品,提供定制化服务,举办文化体验活动,延伸老字号品牌价值。
老字号时尚化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创新与迭代。乔香平建议,“要鼓励和支持老字号不断追求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将当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现代设备引入生产中,更新升级设备。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对一些较原始的生产操作方法进行改进,推进现代生产方式。”
老字号品牌如何走出新销路?“可以通过跨界合作等方式拥抱新消费群体,比如与年轻人热衷的IP联名,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老字号品牌。还可以尝试将传统制作技艺带到商场、快闪活动现场等,通过技艺展示、工艺体验,制造与消费者亲密接触的机会,让更多的年轻人亲身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让老字号在青年消费群体中重新‘香’起来。”乔香平说。
让更多年轻人“恋”上老字号
■ 本报记者 侯进林
太原有这样一句老话:“杏花村里老白汾,太原城内六味斋。不吃六味斋,不算到太原。”六味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间,是国内食品行业现存为数不多的具有200年以上历史的老字号之一,历经数百年的沉淀与传承,依旧生机勃勃。为了满足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六味斋不断推陈出新——新品西冷牛排帕玛森芝士刀削面、云梦坞露营烧烤、毛血旺预制菜……近年来,兼具传统与现代风格的六味斋“国潮新品”纷纷涌现。
“六味斋以继承和发扬传统为基础,以匠心守初心,积极求变,创新发展,严守‘质量关’,持续擦亮‘中华老字号’品牌。”山西省人大代表、山西六味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崔军告诉记者,省商务厅、省文旅厅、省市场监管局、省文物局联合制定《三晋老字号认定管理办法》,从三晋老字号示范条件、申报与认定、动态管理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为推动三晋老字号品牌振兴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现代零售体系,引导老字号创新发展。这更加增强了我们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底气,山西老字号大有可为。”崔军告诉记者,山西省老字号正朝着不同方向积极转型,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如“唐都”开展信息集成、大数据可视化定制体验销售,努力推进工业经济向体验经济转型,让平遥推光漆器走向未来;宁化府益源庆醋业开创性发行“宁化府小王爷”“益源庆千金”等数字藏品,以二次元形象打造全新IP,开拓了跨界融合新思路。这些举措均提升了老字号的品牌影响力。
在消费升级浪潮中,“90后”“0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老字号品牌应如何顺应市场,实现年轻化?崔军表示,新一代的消费主力人群的消费需求更加多元且新潮,老字号企业应主动适应消费人群的消费变化,不断拓宽消费场景;加快与互联网融合,从购物体验、浏览体验、场景体验、观感体验等方面入手,努力实现线上线下无缝链接高品质服务,让老字号品牌在可视化生活中焕发光彩。此外,要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加强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有针对性地对生产、销售、服务等供应链全链条改造提升。
“结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发展思路,建议制定出台山西省老字号传承与发展条例,让山西老字号传承和发展有法可依。”崔军说。
在守正创新中展现老字号独特魅力
■ 本报记者 常雪丽
山西广誉远作为拥有数百年历史的老字号,龟龄集、定坤丹等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制药技艺。然而,在现代市场环境下,像广誉远这样的传统老字号面临着诸多挑战。山西省人大代表柳欣是山西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一名炮制师,他认为,在这个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品牌的发展与创新已不再是企业的孤立行为,而是与全省经济活力的激发以及文化传承紧密相连。特别是老字号品牌,对其进行品牌唤醒与创新变革,在提升全省品牌影响力、推动产业升级方面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柳欣从三个方面分析目前老字号品牌存在的问题。从市场份额来看,虽然拥有特定的消费群体,但整体市场占比仍有待提升。比如,新兴的保健品、药品品牌层出不穷,凭借新颖的营销手段和多样化的产品形式,迅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挤压了传统老字号的市场空间。在品牌认知方面,存在地域局限性。很多传统老字号在当地及部分传统市场知名度较高,但在全国其他地区,尤其是年轻消费群体中,品牌知晓度较低,甚至有很多人不知道其存在,更不用说了解其功效和文化内涵。产品创新与适应性问题也较为突出。传统老字号产品,往往遵循古老配方和工艺,在产品剂型、包装等方面难以满足现代消费者快节奏生活和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柳欣表示,老字号品牌向来与品质紧密相关,其背后是“工匠精神”与“工匠文化”的支撑。这种品质不仅体现在产品的卓越质量上,更体现在对工作的敬畏、对品牌的信仰以及对消费者的负责态度上。随着消费渠道向碎片化、数字化方向发展,老字号企业虽拥有良好的口碑和品牌效应,但也必须紧跟时代潮流,才能顺势而上、勇立潮头。
“老字号品牌转型,并非只是更换包装、贴上标签,而是要在守正中不断创新。”柳欣建议,在转型过程中,传统老字号企业必须坚持以实体为基础、以创新为核心,在不断去粗取精中传承传统。一方面,营销方式要跟上时代。在全媒体时代,不能守在一个地方吆喝,要让更多人看见听见,这就需要老字号企业广开思路,在宣传上多下功夫。另一方面,好的营销需要好的产品支撑,老字号企业要对产品有准确的定位,要秉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断提升工艺水平,更新生产技术,完善制作过程,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才能获得消费者的好感与肯定,将创意转化为实际收益。
“跨界融合可以帮助传统老字号走出一条新路,比如中药企业与餐饮企业跨界融合,开发一系列养生佳肴,既能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需求,又能为餐饮文化注入新活力。”柳欣建议,传统老字号可以与其他品牌跨界合作,相互借助影响力和市场渠道,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让老字号产品走进千家万户;跨界合作还能推动品牌之间的深度融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亮点,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为全省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品牌的塑造需要长时间的沉淀。传统老字号就像百年大树,代表品质与传承的主干坚实厚重,面向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分支不断发展,才能在新时代的环境中开花结果。”柳欣表示,希望政府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积极鼓励和支持老字号品牌勇敢探索创新发展之路,助力它们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展现山西品牌的独特魅力和实力,为全省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